第614章 给他飞了一个媚眼(1 / 2)

加入书签

“什么?”这话引起了两个女人的强烈反映,她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你是说,是我们上当的人不好?”

        李建国激动起来,声音越说越响:“社会上,一些旧骗局屡屡得逞,新骗术层出不穷。特别是网络骗局,花样翻新之快,简直让人都来不及眨眼睛。骗子也越来越多,哪里好骗,他们就往哪里钻,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上当受骗者自己,真的。”

        郭小茹制止他说:“你不要瞎说,好不好?”

        李建国反而更加起劲,仿佛人来风似地说:“怎么不是呢?我们每一次上大当,就等于是在给骗子颁大奖;而每一次受小骗,又等于是在给骗子捐小钱。真的,让骗子轻易得逞,就是对骗子最好的奖励啊!”

        沈教授愣愣地看着他,说不出话来。郭小茹装作亲昵的样子,有他肩上拍了拍说:“你别班门弄斧了,她是教授,难道还不如你思想深刻?”

        李建国搔搔头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怎么能跟教授比?我,只是最近看了一些防骗网站上的资料和有关文章,才知道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东西,真的。如果说,某种社会原因,是骗子得以产生的土壤,那么,我们受骗者则是骗子生存的温床。

        “也就是说,骗子之所以屡屡得逞,不断产生,是因为他们的行骗成本太低了,有时甚至一分钱也不化,只要动动脑筋,张张嘴巴,就能将别人手中的钱财骗进自己的口袋,甚至还能轻易将女人骗上床。用一些骗子的话说,她们实在是太好骗了!所以,不骗她们,他们的心里痒得难受。”

        沈教授若有所思地说:“说得有道理,真的有道理。我们,是应该好好反思反思了。为什么桂新华,只凭一张嘴巴,凭一个身子,就让这么多女人上当受骗呢?”

        李建国见自己的话得到了沈教授的肯定,更加得意起来:“我们的许多上当受骗者,有的还学历不浅,智商不低,身价不菲。你们不要见怪,我不是说你们。有的还是学者,经理,官员,艺人,记者,白领……但不管是谁,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太轻信人,缺乏防骗意识。”

        郭小茹不高兴地瞪着他:“唷,想不到你还这么会讲啊。我叫你来,作演讲的?真是。”

        沈教授说:“郭小茹,你让他说嘛。你男朋友,很有思想,也说得很有水平。”

        郭小茹脸红了。李建国则开心得满面春风:“我自己也是。真的,沈教授,不瞒你说,我也是科班出身,头脑应该说还是很好使的,不算是一个傻瓜,却也上过好多次当,给骗子颁发了奖金。在征婚中,我也上过女人的当,被骗了几千元钱。我还在网上被骗了两次,说是我中奖了,让我先汇手续费,前后总共被骗了五千多元钱。悔得我,真想刮自己的耳光。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却又不知不觉地上当了。有时甚至还是在将信将疑中被骗,也就是在自己半清醒的状态下,把钱白白送进了骗子的口袋。”

        “是啊。”沈教授赞同地说,“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譬如,这个桂新华,我明明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却真是在自己半清醒的状态下,把身子和金钱交给了他。”

        郭小茹不认识似地打量着李建国,忽然给他飞了一个媚眼:“看不出。”

        这一眼,让李建国更加精神振奋,手舞足蹈起来:“所以说,除了可恨的骗子,不断翻新骗术,让人防不胜防外,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自己。骗子没有到我们的手中来抢钱,也没有把人强行拉上床,对吧?那我们为什么要把钱财和身子,乖乖地送给他们呢?

        “还不是我们自己不好吗?那我们的这种心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能不能进行心理咨询和医治呢?能,完全能。我认为,防骗不如防己,反骗不如醒己。”

        “说得太好了。”沈教授猛地坐直身子,对郭小茹说,“你男朋友,简直是个防骗方面的专家,研究得非常深刻。你借钱给桂新华的时候,怎么不问一问他呢?”

        郭小茹的脸胀得像个西红柿:“那时,我没有认识他呢。”

        沈教授站起来说:“你们来看看,这些都是桂新华的东西。”

        说着领他们到卧室门口,指着床头柜上几件男人的内衣内裤说,“这些衣服,我都帮他洗好了,叠得整整齐齐,一直在等他回来换呢。我待他多好,他却这样对我。所以,李建国说得对,都是我们自己太贱,太糊涂,才让他轻易得逞的。还有,你看,这是他为了取悦于我,不,应该说是为了征服我,偷偷买的壮阳药。”

        郭小茹看着这些东西,心里说不出的羞愧和难过。

        李建国说:“沈教授,那我们去他以前租过的地方问一问,看他是不是在上海出现过。”

        “好,正好中饭就在街上吃,我也懒得烧了。今天,你们到上海来,就由我做东。下次,我去江北,你们做东,好不好?”

        说着领他们走出去,打的往朱昨明以前开过服装店的街道赶去。

        这是一条并不怎么热闹的小街,服饰店倒是不少。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店面鳞次栉比。一些女人在一个个服饰店里走进走出,仰着看着。

        “喏,这个门面,原来就是桂新华开的。”沈教授指着一个叫“开开服饰店”的门面说,“以前就叫新华时装店,现在早已易主了。”

        郭小茹细致察看着这个只有一开间门面的小小服饰店,想像着桂新华在这里经营时的情景,心里不禁生出些许惆怅和感慨:真是物逝人非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