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上了一辆马车(1 / 2)

加入书签

邓钰把包子朝他们递了递:“刚出锅的包子,给,吃吧。”

这些乞丐都是半大点儿大的孩子,最大的估摸也才跟祁子南差不多岁数。

他们盯着邓钰看了片刻,最终实在抵不过包子香味儿扑鼻。

上前将包子一抢而空。

他们黑乎乎的手抓住包子,包子上边瞬间出现一道黑手印。

他们顾不上脏,顾不上烫,大口大口狼吞虎咽。

早几年边疆战事不断,边城的老百姓遭了殃,不少孩子成了孤儿,四处流浪。

大绥各大州郡沿街都能看到小乞儿。

都是些可怜的孩子。

邓钰静静等他们将包子吃完。

最大的那个孩子直勾勾盯着邓钰,似乎是知道她有话要说。

邓钰开口道:“向你们打听几个人,有三个同你差不多岁数的小伙,昨日就在这条街上,你们可有见过?”

牛桂花有些激动,她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小乞儿成日坐在街边,出了啥事儿,没人比他们更清楚。

小乞儿们沉思一会,随即个个摇了摇头,都说没见过。

牛桂花有些泄气,失望道:“祁三儿娘,咱到别处再去寻寻看。”

邓钰没走,她掏了一把铜板出来,“先一人一个,你们在别的地方还有小伙伴么?替我去问一问,若是谁问出了消息,我额外奖励十个铜板,若是没有消息也没关系,一个时辰之后,到这儿汇合,我再给你们每人两个铜板。”

听闻有铜板可以拿,这些小乞儿们纷纷积极起身窜了出去。

牛桂花有些看傻了眼,回过神来时,小弄堂里空荡荡,只余她们两人了。

“祁三儿娘,咱接下来去哪?”

牛桂花已经发现,像她那么傻乎乎在街上一个个问是没有用的。

要说这脑袋,她的确没有祁三儿娘聪明,听她的准儿没错。

邓钰想了想,说:“去书铺。”

三个孩子说是要采买东西,最有可能买的就是书和笔墨纸砚。

沿街的书铺不多,每家都该重点问一问。

于是两人从街头开始,一家家书铺、墨斋、字画店,无一遗漏,挨个儿问下去。

足足半个时辰,从街头问到了街尾。

半点儿有用的消息都没打听出来。

邓钰口干舌燥,牛桂花也觉得十分疲惫。

街尾最后一家,邓钰指着上边的牌匾:“宣文斋,里边有卖书籍也有卖笔墨,这儿若是没有,咱就得换个思路了。”

两人迈步入内,这个点儿,里头没有客人。

柜台处站着一个中年男人。

穿着透着一股文气,想必也是个读书人。

大概是这宣文斋的掌柜。

邓钰和牛桂花说明来意,简略说了情况。

与前几家不同,这掌柜的没有立即摇头。

而是眯起眼睛回忆起来,“三个小子......”

“可是穿着粗布麻衣,其中两人个子高,还有一个略微瘦小些。”

牛桂花激动道:“对对对,掌柜的您见过?”

掌柜的轻轻点了下头。

是有些印象。

因为那三个小子穿着就像普通农户家的孩子,衣服上还有补丁。

来他这宣文斋的大多都是身穿整洁长衫的书生。

如此寒酸装扮的不常见,是以他印象颇深。

“那俩高个子的小子在我这儿各买了一只笔,然后我看到他们出去后往南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