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他想去京都(1 / 2)
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
从统筹规划到实施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
想要彻底完善到位,不是短短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
好在大绥国土没有那么辽阔,工程路线也没有那么长。
邓钰信里表达的意思是可以先规划出一条最优线路,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通水,解决燃眉之急。
她熬了三个大夜,把脑子里的思路构思清楚,想着尽早给苏妙把回信寄了出去。
她不擅长这个领域,具体的实施还需要朝廷上边自己规划,她只能把她知道的构思理出来。
饶是这样,还是消耗了她大量的脑细胞。
她好不容易把信写好,正准备出去寄信,迎面走出去就听到有人喊她:“娘。”
祁子东走过来:“娘,您要上哪儿去?”
邓钰扬了扬手中的信:“苏妙写了封信回来,我给她回信呢。”
“你今儿咋回来得这么早?”
祁子东挠了挠头:“娘,其实我有点事儿想同你商量来着。”
邓钰停下脚步:“啥事儿?”
“掌厨师傅说他的手艺我已经学了七八分了,若想要再精进,就得去其他地方学习。”
天南地北不同菜系,汇聚最全的地方就是京都。
那里有最好的大厨师傅,最好的酒楼,是整个大绥最繁华的地方。
掌厨师傅说他还年轻,可以出去闯一闯,见过市面,开拓心境,做出菜品的味道也会不一样。
他想去。
孩子有上进心,邓钰很欣慰,“想去就去,娘支持你。”
祁子东愣了一下,没想到他娘能答应得这么爽快,“可是娘,去京都路途遥远,我若是带着香兰和孩子一块儿去,得雇马车,花不少银子,三年五载都不定能回来。”
他手里攒了一点儿钱,加上香兰身上那些,想要去京都生活一阵子,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他思前想后,还是同他娘开了口。
邓钰恨铁不成钢:“咱家缺银子么,你忘了那么大个酒楼都是咱家的。”
老大这孩子,性格憨厚,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思虑过度。
说难听点就是优柔寡断。
邓钰说:“你想想你阿志舅舅,早年没钱不也去那么远的地方出海么,年轻人想出去打拼是好事儿,不必有顾虑,把这边的事儿安排妥当,你带着媳妇儿孩子一块去,家中的事儿都不用操心。”
想要出去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儿。
老百姓若是离开常住地,需要去衙门办路引。
短期的很快就能办下来。
若是要在外长期居住,手续就会比较繁杂些。
至少需要等上十天半个月。
得到邓钰的首肯,祁子东终于放心下来:“娘,我这就去告诉香兰这个好消息,明儿我就上衙门办手续去。”
晚饭的时候,祁子东当着全家人的面说了这个消息。
听闻他要去京都学习厨艺闯荡生活,最兴奋的莫过于祁子南了。
“大哥,你在京都先熟悉熟悉,待我将来到京都去参加殿试,还得去投靠你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