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撕开一道口子(2 / 2)
许靖承坐在上首不动声色的打量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等到但凡来朝的臣子全部表态之后他才开口:“诸卿爱国之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寡人心甚慰之。出兵青州刻不容缓,众人拾柴火焰高,诸卿今日之义举,寡人铭记于心。三年,委屈诸卿三年,名下商铺和田地收成凉城入国库,这三年寡人的私库收入也分两成入国库。寡人与诸卿与大燕共渡难关!”
皇帝的私库都开了,别人还能说什么呢?
只是,这事情明显的,不管是姬炎还是皇帝,还是许青起,显然都是提前谋划过的。
然而一点风声都没有露出来。
刘谦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讯号。
他作为百官之首,怎么能允许有事情脱离他的掌控呢?
这种事情有一就二,时间长了,他这个丞相就会形同虚设。
所以,这就是皇帝的最终目的吗?
比起他想的这么深远,其余大部分人都想的十分的简单。
姬太尉在位这么长时间,国库空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这个时候站出来,十有八九跟长宁侯脱不了关系。但是,长宁侯是怎么说服姬太尉做这个出头鸟的呢?
虽然皇帝说是两成三年,但是三年之后会怎样没说啊,眼下开了先例就跟那河道开了口子一样,有洪水泄出只会一发不可收拾,除非上游干枯断流,否则绝对没有停歇的时候。
寻常百姓所缴纳的粮税商税所有损耗费用全部算起来差不多就是三成,那么他们这等于变相的跟寻常百姓一样了。
从夏朝沿用至今的入朝免税的制度就要以这种方式结束了吗?
两成,好多钱啊!
这个长宁侯,真的是刀不割在她身上半点不知道疼啊!就她现在的情况谁不知道,她一穷二白有什么产业有多少钱能上交。
等周围议论纷纷议论够了,刘谦才站出来道:“虽说如此也能缓一缓,但是十万大军出征,粮草运输一路损耗巨大,需要甚多,也是杯水车薪。不知道长宁侯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本侯以为,出征在外,光靠朝廷供给粮草是不行的。青州本就是产粮大地,洪瑞自立盘踞于此,手底下养着兵马,总不可能都喝西北风。
赵许等乱民远在青州,不作为第一讨伐对象。大军入青州,先征讨叛军洪瑞,夺回他所占之地,自然可以补给一二。而后平分两路,一路东去平乱,一路继续南下对敌。
我们都是北地出身,丞相大人更是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以战养战的法子想必比本侯更加清楚。”
“可是乱民已经过赤阳河水进入丹东城了,丹东靠海口,是最大的海盐产地之一,一旦被他们占据后果不堪设想。”
司徒瑾毫不犹豫的开口:“可从横塘关调派人马增援丹东。”
产盐重地自然有重兵把守。除了每个郡城本该配备的守军,盐场那边还有另外的士兵镇守。
若是这样还抵不住乱民,那就只能让横塘关的兵马南下清剿。横塘关从上虞南下,远比从中州发兵要近的多也要快的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