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这样的皇帝,是我要报效一生的人!(1 / 2)

加入书签

张暃柴那家伙不是也不废柴吗!

谐音梗不可信!

贡生进场后,对着李天高呼万岁。

接着内阁首辅唐孝仁,宣读了陛下亲自拟定的题目。

“论施政得失”。

这下连唐孝仁都吓了一跳。

陛下这是想问政啊?

科举制度,其实来源已久。

但是大周现在的科举,是大面积的科举考试。

在汉朝时期,还有种小规模的科举。

那种科举称作制科。

可以参加制科的,全是全国闻名的饱学鸿儒才子。

而可以考中制科的,便可以飞黄腾达。

策论这个类目,就是在制科考试中出现的。

到了宋朝,便是科举与制科并行。

科举用来大面积选拔人才,制科则是留给精英的单独通道。

宋朝的制科还要求,得已有官员身份的才可以参加。

算是遴选类的考试。

著名词人苏东坡,便是通过制科选拔,被认为是将来的宰辅。

科举也好,制科也好。

策论最初的想法,就是陛下向天下士子,寻求施政问题的良方。

发展到大周的时候,策论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题目。

所以大周的策论,通常也是理解四书五经为主,甚少涉及到朝堂政策。

例如“论施政得失”这类题目,便算是问政了。

所有的贡生都激动起来。

今年的殿试考题居然是问政!

这代表什么?

代表陛下不耻下问,向这些贡生询问,“朕做的如何?”

这策论要是答好了,可是可以名留青史的啊!

有一篇留名的问政文章,便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写出的《天人感应疏》。

这篇文章奠定了后来儒家独大的局面。

汉武帝完全接受了董仲舒独尊儒术、废黜百家的建议。

而这篇策论,也彻底流传千古。

汉武帝与董仲舒,全部留在了史书上。

问政!

堪称难度最大的策论!

若是写好了,不只是留名,甚至有可能成为大周今后的国策!

这对读书人来说,是何等诱惑?

所有贡生都激动不已。

连唐孝仁都有些羡慕这届贡生了。

他虽是状元,但他殿试的时候,也只考了些普通的经义。

这证明什么?

证明陛下对科举的重视啊!

陛下是觉得我们内阁做的还不够!

陛下都如此圣明了,还要向广大贡生询问治政的得失!

这么不耻下问的精神,唐孝仁也感动了。

是内阁做的仍然不够!

决定日后做事更加用心的唐孝仁,并不知道李天的想法。

如果李天知道他还想继续努力的话,恐怕都得气昏过去。

吕为宾听到这个题目,也微微一怔。

旋即萌生起一阵感动。

自己在贡试里把陛下骂成那样,居然还能参加殿试。

殿试的考题还是陛下虚心问政。

吕为宾也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这样的皇帝,是我吕为宾要报效一生的人!

他拿起笔,快速整理了思路,开始拟草稿。

刘文卓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笔走龙蛇的打起草稿。

殿试的时间比贡试要短,考生需要在两个时辰内写完策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