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民间舆论;禅让登基大典(1 / 2)
第297章 民间舆论;禅让登基大典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元首都是至关重要的代表,即使在一些总理揽大权、总统当花瓶的国家,后者的礼遇和规制也都独一档。
而在君主制国家中,这一点就更为重要了,皇帝、国王毋庸置疑是一国之象征。
因为保密工作到位,外界直至现在也不知晓大明皇帝不久前因为中风而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落下了不轻的后遗症。
人们原本以为最近接连公布的两则消息就已经是全部的重大变故了,然而……
大明朝廷延续了一贯出人意料的做法,在八月二十五日清晨突然公开宣布了更加让外界震惊的事情——现今在位的皇帝将于次月首日禅位于前不久新立的皇太女,大典将于同日举行。
因为这些天都发生了两次重大变故,人们都有些麻木了,以至于各大报社对此的社论都很磨叽,动作最快的《帝国纪闻报》也是到了当天傍晚才刊发号外。
在这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吃瓜看戏着实不易,想看看不同视角、立场的评价就得买上好几份报纸,可不像后世动动手指头即可。
周长风当天晚上在回家时顺带买了两份报纸,林溪第二天早上在去采买蔬果时又买了几家,这才把大明几家主流报社的号外都给集齐了。
「……余观有‘牝鸡司晨’之说,此言差矣,一国之君重在谋定国是之用,断之以性别有失偏颇……不背离世界大势,不逆悖宪律之基,则皆有可为……」这是《江南民报》的社论。
「……虽不明当今陛下因何逊位禅让大宝,但世界局势迷乱之下由嗣皇帝揽权绝非良策,之后朝政亦不会骤然移交,训政不可避免……」这是《北直隶民报》的社论。
虽然朝廷已经在着手于言论管制了,可大明长久以来开放的风气想在短时间内遏制还是挺困难的。
握着笔杆子的文人们纷纷在稿子中阐述自己的观点,雪花般的稿子被投向报社,其中一些文章的措辞还很露骨,有哗众取宠之嫌。
比如直接质疑这样的举措是胡闹、视社稷黎民为儿戏、置国家命运于不顾云云。
不过除了少许大胆言论以外,大部分报社刊载的社论还是在很认真的就事论事的分析。
人们主要讨论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离奇的情况,先是皇太子好端端的突然病逝、然后是宣布新立皇太女、接着又要逊位禅让。
尤其是皇太子病逝的事情十分之反常,各种阴谋论随之而来。
因为朱立锲总是隔三差五大江南北到处跑,指导这儿、视察那儿,露面的次数很多,大家都默认他精力充沛、身体康健,这样的人骤然因病辞世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否另有隐情。
于是乎,民间“大师”们综合分析近来的朝政、还有皇太子是在结束视察日本返程之后出事的,各种推断层出不穷。
但毕竟人已辞世,目光不能总放在逝者身上,所以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皇帝为何要逊位禅让?以及权柄会落在谁的手里?
有说是因为皇帝体况不佳、要调养的;有说是因为皇帝敬重其父哲宗皇帝、不愿意在位超过后者的在位时间;有说是因为皇帝与朝臣们的分歧不可调和、不得不主动逊位。
总之,各式各样的言论都说的煞有介事、像模像样,很精彩,至少周长风吃瓜看戏十分快活。
明人尚且因这样蹊跷的情况而众说纷纭,外国人就更加头大了。
长期以来大明朝廷在西方列强看来都极具神秘色彩,几百年来打交道总是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近几十年来虽然大致摸清了朝廷的秉性,可终究还是免不了被从前的刻板印象所迷惑。
所以……明人这又是在整哪一出?情报中提及的皇太子所乘专机坠海的事情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比如迷惑不解的美国人就迫切想弄清楚真实情况,他们甚至尝试和伦敦那边交换信息,看看是不是英国人在暗中搞鬼。
被如此怀疑了的英国人很不爽——喂!虽然咱大英帝国没少做过缺德事,但也不可能策划暗杀中國皇太子啊。
而在大明这边,事故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刑部右侍郎奉命亲自挂帅,总管调查工作,外缉事厂和大都督府情报处也再一次合作,组成了专案稽查队,誓要将这前因后果查个水落石出。
专机的机组成员无一例外被全部扣押至外缉事厂,逐个甄别、审查;当天维护专机的地勤人员也同样如此。
主驾驶与副驾驶其实在一开始就被排除了嫌疑,因为二者在察觉异样之后就一直在竭尽全力挽救飞机,而且几乎成功了。
若非他俩成功将飞机从失速尾旋状态改出,否则最终整架飞机会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坠海。
以那么高的相对速度和水相碰,就好像撞上了一堵坚硬的混凝土墙壁似的,飞机会化作齑粉、人体会成为肉糜。
又因为两位飞行员起初皆被仪表显示的速度所迷惑,造成机械故障的原因成了突破口。
因此,负责检查、维护的机械师被严格审查,制造皮托管和仪表的公司也被迫接受强制审查。
虽然这时候的航空事故的复杂程度远远比不了后世,毕竟飞机还比较“原始”,可相应的,调查技术也没那么先进,事故的调查工作无疑要花费很长时间。
在八月中、下旬的十多天里,随着权力交接逐渐开始,宫内宫外都忙碌得不可开交。
首先是出宫开府了十一年的朱泠婧又回来了,得为她准备下榻的居室。
东边供太子起居的春和宫保持原样,太子妃和儿女继续留居春和宫;而再度搬回宫的朱泠婧则去了西边的柔仪殿暂住,反正她在那儿也呆不了几天。
尚仪局和尚服局下属的几个司则在专心致志地按照礼部敲定的章程进行准备工作,在华盖殿、奉天殿为皇帝设御座;钦天监负责计时,布置定时鼓。
显而易见的,这一次的典礼对于大明来说意义非凡,将倍受世界瞩目,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深重的一笔。
得益于政治体制的完备与局势的稳定,有明一朝时至今日都未曾出现过禅让,唐宋两朝却比比皆是,唐睿宗、唐顺宗、宋高宗、宋孝宗等等。
此次的逊位禅让大典是上下几百年来的头一回,同时又恰逢如今这个风起云涌的时间段,皇帝也好、大臣也罢,都认为应该竭尽所能的恢宏。
历朝历代的禅让几乎都发生于朝政混乱、局势动荡时,多数较为草率,但如今却不一样,皇帝希望能够正式、严谨一些,也好借此上古流传的仪式展现华夏历史积淀与传承。
同时,盛大的典礼对于提振国人之心气也大有裨益。
再举行以一场恢宏浩荡的阅兵仪式,彰显国威与军威,震慑敌国、团结属国。二者相辅,这在当下十分有必要。
为此,南洋舰队与东洋舰队几乎“倾巢而出”,然后集结于杭州湾;空军的十几个支队也从全国各地的基地转场而来,杭州、上海的多个机场都停得满满当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