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两宫:又有人要来欺负我们孤儿(1 / 2)

加入书签

第274章  两宫:又有人要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了?

        赵煦停顿了一下,就又继续说道:“此外,孙臣以为,身为开封府之首的知府,也不能免责……”

        “更当严加训斥!”

        “孙臣明日,便将那蔡京叫进宫中,好好和他说一说,德教的事情!”

        两宫听完,都笑起来。

        太皇太后更是道:“官家且不忙将蔡京叫进宫中……且先将案子弄清楚再说……”

        于是,便将一叠厚厚的奏疏,送到赵煦面前。

        首先的,自然是开封府和祠部、大理寺之间的口水仗。

        赵煦粗粗的捋了一遍,都是很正常的官署之间的互相攻讦。

        蔡京和祠部、大理寺的行为,在逻辑上都很正常。

        这是官僚系统的特征。

        对错先放一边,在外人面前,首先维护本部门的权益才最关键。

        不然,下面的人就要离心离德了。

        这个事情像极了阿云案。

        一个小事情本来只是大理寺和地方官之间的认知不同。

        但最后,却被裹上了新旧党争的意识形态,成为了一个站队的问题。

        不过,在这些奏疏往来中,赵煦并没有发现,祠部或者大理寺宣称自己已经得到了惠信僧的口供,掌握了开封府僧录司胥吏贪污的铁证的事情。

        赵煦眨了眨眼睛,想起了石得一报告的事情。

        他就笑了起来。

        这是在给蔡京挖坑呢!

        于是,赵煦拿起最后一本,也就是刘挚弹劾蔡京的那本奏疏。

        不得不说,刘挚的文字,犀利无比,而且极具煽动性!

        他开头就开明宗义说:看详重禄吏人因事受俅,于法讦告。法之所当告,则告之所当受也!惠信之讼,祠部之行皆是也,不违于理也!

        一句话,不仅仅将开封府彻底拉下水,剑指整个开封府。

        同时也将惠信僧的状告和祠部的行为划了个等号。

        惠信僧状告,天经地义,祠部的行为,自然也是天经地义。

        要是缺少处理相关事情经验的人,搞不好就会被他这一句话带进了沟里!

        但赵煦却拿起笔,将这句话圈起来。

        “太母、母后,这位侍御史,在偷换概念!”赵煦指着这句话,轻声说着:“惠信僧状告,固然天经地义!”

        “但祠部的行为,应当商榷!”

        “此涉父皇所定六察举劾法也!”

        赵煦的父皇在熙宁变法后,为了加强皇权,同时也为了监督文武百官,特别在御史台设置了六察司,专门督查文武百官的行为。

        同时也理顺了监督、审查的程序。

        有司各部都不得违背。

        祠部拉着大理寺,不通过都堂,也不请旨,直接向开封府要公文的事情,不仅仅严重背离了历代以来形成的条贯,也违反了六察举劾法的规定。

        跨部门审查,必须通过都堂,或者请旨。

        上纲上线一点,祠部和大理寺这是独走!

        两宫也听政大半年了,当然知道什么是六察举劾法。

        不过她们没怎么放在心上,没有人提醒的话,一般想不起来。

        赵煦点出这一点后,两宫就都点了点头,向太后更是欣慰的摸了摸赵煦的头:“六哥对政事还是一如既往的聪俊!”

        太皇太后也笑了一声:“还好太后叫官家来看看,不然老身也差点要被人所欺了!”

        笑声中,这位太皇太后多少带了些不满了。

        更是忍不住在心中道:“好你个刘挚,竟敢欺瞒起老身来了?”

        “是不是觉得老身和太后,妇孺之辈好欺负?”

        这样想着,太皇太后就忍不住想起了那个已经被贬去了新州的李定。

        李定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以为她们这些妇孺还有官家这个孩子好欺负。

        手都敢伸进先帝留给官家的基业里去了。

        要不是官家谨记先帝教诲,就要被那个贼子得逞了!

        想到这里,这位太皇太后就暗暗的有些怒意了。

        在心中忍不住已经将刘挚和李定联系在了一起。

        赵煦则继续拿着笔,在刘挚的奏疏上圈注。

        事实证明,上位者想要找一个人的麻烦和问题,总是能找到的。

        尤其是赵煦有心为之甚至故意解读。

        很快,刘挚的上书,就被赵煦圈了七八个地方。

        最后,赵煦将笔一丢,问道:“太母、母后,这个大臣怎么回事?”

        “先是不顾六察举劾法,偷换概念……”

        “后面却又模棱两可,既言吏员受俅,又曰惠信僧或有诬告之处……”

        “既说开封府有错,又言祠部或有不当……”

        “我虽然年幼,但也知道,这是蛇首两端……”

        两宫本来看刘挚的奏疏,还觉得言之有理,说的也是冠冕堂皇正义凛然,几乎都信了。

        但现在被赵煦这么一解读,也不由得迟疑起来。

        于是,重新拿起刘挚的弹章。

        看着那些被赵煦圈出来的地方。

        果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