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相见不识(作话有小剧场)(1 / 2)

加入书签

袁县尉的头颅还在地上,  鲜血尚且未流尽,余温还未散去。

        越青君指腹抹过一点血迹,  却又留下一道淡淡的血痕,  并未让宁悬明脸上血迹减少,反而看着更多了一分。

        心跳在方才鲜血绽开的那一瞬间升到顶峰,紊乱不堪,  感觉到脸颊上的触感后,  宁悬明下意识侧头,正对上越青君的目光。

        不知怎的,  心跳非但没有平静,  反而在一瞬间,  乱成了另一个节拍。

        宁悬明下意识后退半步,  拉开距离。

        夜风吹来,  青丝飞扬于二人间,  片刻的交汇,让它们有一瞬间不分彼此。

        凉风拂过脸颊,带走了越青君指腹残留的余温,  滚烫的鲜血带来的瞬间惊悸散去后,  宁悬明心跳逐渐平稳,  再看向越青君,  方才的凌乱也渐渐平复。

        待到心跳彻底回归正轨,宁悬明方才抬手,将手中长刀双手归还给越青君:“多谢庄主赐教。”

        越青君看了他几眼,  这才伸手接过,  这回并未做什么多余的动作,  甚至二人的手也未接触,  规规矩矩的模样,  仿佛刚才的一幕,都只是宁悬明的幻觉。

        “今日既帮了你,就送佛送到西。”

        他看向一旁的薛辞玉,后者心领神会,走到宁悬明面前:“宁大人,草民送您下山。”

        最大的麻烦既已解决,宁悬明确实也不必再留在山上。

        薛辞玉在前面领路,另有一人提着袁县尉的头颅,宁悬明随在身后,借着身旁跟随的人手中的火把看清脚下的路。

        临下山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却见越青君仍是他先前见过的模样,悠然坐在石凳上,夜风吹拂着他的长发与衣摆,身形却如刀剑,坚韧不可摧折。

        他坐在烛光中,坐在月色里,举着酒壶遥遥与他一敬,微扬的下颌显示着他此时的畅快与欢悦。

        等回过神来时,宁悬明也已弯了弯唇角。

        他向越青君拱了拱手,转身离去,再未回头。

        越青君将壶中美酒慢慢饮尽,月色映在他微醺的眼睛里,满地残局都成了他的陪衬。

        今日好事:

        与悬明久别重逢(别管有多久,他觉得久那就是久);

        为青君的初见留下好印象;

        和悬明共进晚餐;

        和悬明完成cp间的kpi;

        还有最最最重要的……

        悬明没有认出他。

        完美!

        虽然先前越青君就有预感,虽然是同一具身体,同一个灵魂,但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卫无瑕是原本就有的原著角色,从生到死都有明确的轨迹,而越青君却是从未出现过的人,他的来历性情命运都是未知。

        对于这个由小说衍生的世界而言,二者应该不属于同一个人,除非日后越青君自己揭露,并且给两个身份编好一个逻辑自洽的关联,否则二者不会合二为一。

        但感觉归感觉,在未验证之前,一切都不确定。

        直到今日,当越青君出现在宁悬明面前,当他除了这张脸,其他毫无遮掩,宁悬明也未认出他来。

        一切才算被证实。

        越青君当然知道,这其中有卫无瑕与越青君在各方面都大相径庭的原因。

        一个是远在京城的天潢贵胄,一个是隐于山野的江湖草莽。

        一个气郁体虚,久病多年,一个身强体健,舞刀弄剑。

        一个文质彬彬,举止有礼,一个性情张扬,言行不羁。

        若是别人,即便看见二人有着同一张脸,也只会以为二人是双生兄弟。

        唯有宁悬明可能是个例外。

        他是唯一能凭借本心,能认出越青君的那个人。

        但既然他都没能认出,那就只能证明越青君猜的没错,在卫无瑕杀青之前,在越青君摘下面具之前,这个世界将他们判定为两个人,像是一个游戏设定,给他们套上了迷惑所有人的特定buff。

        除非越青君自己摘下面具,否则不会有人往他们是一个人这方面想。

        就像宁悬明得知这里叫明月山庄,只会以为取这名字是因为庄主姓越,而不会觉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哪怕卫无瑕曾多次将他比作明月。

        如果越青君此时坐的是转椅,恐怕能转得原地飞起。

        不为什么,就是开心。

        钱四郎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杀了一个县尉,越青君心情能好成这样,但他知道这正是自己禀报消息的好时机。

        “庄主,县城里来了消息,赵二已是强弩之末,打算拼死一搏,打算趁着今夜守卫松懈进攻。”

        越青君愉快摇摆的心平静下来。

        “派人把消息送给宁悬明。”

        宁悬明得到消息时,刚刚将袁县尉手中剩下的三千士兵安抚好。

        其实也不算如何安抚,在看见袁县尉的头颅,听过了袁县尉的罪状后,只要不想被打成行刺钦差的罪人,他们只有臣服,听从宁悬明号令这一条路。

        他们当场抓住了一直跟在袁县尉身边的心腹,割下对方的头颅向宁悬明表示忠心。

        宁悬明当然也要说几句他们也是受人蒙骗,为奸人所使,如今只要跟着他戴罪立功,从前的事都可以一笔勾销。

        众人跪伏于地,宁悬明宽宏大度,就是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里,越青君的消息让宁悬明稍稍放松的心弦骤然又紧绷起来。

        顾不得才刚刚收服这些人,人心尚未安定,也只能带着他们去剑屏县城。

        临走之前,宁悬明对薛辞玉道:“劳烦二公子替我向庄主道谢,等事态平息后,我会向朝廷表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