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搬去街里生活(2 / 2)
赵建国家的地就少了,口粮地八亩四,责任田十一亩四。
父子商量一番,赵建国去了县里一趟,看看张大宝那边的情况。
要是能去街里,赵建国就不打算包地了,要是去不上,他就要包地种,若不然他们两口子吃啥喝啥?
张大宝那边事情安排差不多了,但还需要等一等名额。
赵建国从街里回来,放弃了包地的打算,把他们两口子的口粮地责任田都给了赵志江种。
到了秋收,他们只给赵建国足够吃粮就可以。
如此一来,将近七十亩地足够赵志江一家种了,因此他们家节省了一笔包地的钱。
生活在划分土地当中过去一天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不要沈青操心,赵建国安排的明明白白。
天渐渐冷了下来,大队又开始发放工分与各种生活采购票。
赵建国是壮劳力,干了一年,一共在大队赚了一百六十五块三角二分钱。
这钱可以兑换粮食,也可以领现金。
生活采购票还有说法,壮劳力分得多一分,妇女孩子老人分得少一些。
直白来讲,什么都要讲付出,没有付出那么多,分得自然少。
“咦,居然还有自行车采购票……”
生活票据赵建国领回来的有,自行车采购票,缝纫机票,棉花票,布票,粮食票,油票,以及手表票等等……
生活保障票家家几乎都差不多,但缝纫机票,自行车采购票还有手表票是需要看一年表现所发放。
赵建国家已经有自行车了,票可以卖掉,能卖五六十块钱,包括其他票都可以卖。
但最值钱还是自行车票,手表票,其次是缝纫机票。
这三种票要是都卖掉的话,少说能卖一百三四的样子,等于赵建国在大队一个人赚了三百多块。
沈青美滋滋把票分类收起来,赵建国说:“等去了街里,到时候给你买一台缝纫机……”
要是有了缝纫机,做针线活就方便了。
沈青笑吟吟望着赵建国,觉得这男人越来越暖心了。
没几天赵建国带着钱去了街里,他准备提前把房子买了。
要是新买的房屋哪里不合适,趁天气不太冷,可以修葺一番。
赵建国花了一百八十块钱买的两间半单门独院房屋。厕所厨房是独立的,带了一间仓房,院子很宽敞,养个家禽完全不是问题。
买过房子,赵建国带着沈青去看看他们的新家。
沈青对于他们的新家很满意,主要是私密性好,大门一关有些与世隔绝之感。
最主要的是,虽然是两间房屋,但中间有个小客厅,这一点就让沈青特别的满意。
看过房子,两口子收拾收拾卫生,赵建国打算过几天搬过来居住。
天气冷了,他们在村里的房子并不保暖,烧炉子还太早,因此赵建国才有了提前搬过来居住的想法。
沈青不反对,两口子收拾过卫生,赵建国骑着自行车带她回家。
回家休息了两天,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号,赵建国与沈青搬去了街里居住。
把家安顿好,赵建国也没闲着,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县里与村里之间。
沈青觉得他太辛苦了,可是为了多赚一点钱,赵建国自己舍不下木匠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