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1 / 1)

加入书签

经过了学校抢修的风波,林宇和苏瑶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他们面前。  村里有几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面临着辍学的危机。  “林宇,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孩子失去读书的机会。”苏瑶着急地说道。  林宇皱着眉头:“我知道,可是咱们上哪儿去弄这么多钱资助他们?”  他们决定在村里组织一场募捐活动。  “乡亲们,咱们村的孩子读书不容易,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帮这些孩子。”林宇在募捐现场大声说道。  然而,响应的人并不多。  “我自己家都过得紧巴巴的,哪有闲钱啊。”  “这种事情应该政府管,咱们能做多少?”  林宇和苏瑶没有放弃,他们挨家挨户地去劝说。  “大家都住在一个村里,孩子是咱们的希望,今天咱们帮了他们,以后他们出息了,也是咱们村的骄傲。”苏瑶动情地说道。  终于,一些村民被他们的真诚打动,纷纷伸出了援手。  但募捐到的钱还是远远不够。  就在他们焦头烂额的时候,有消息传来,城里的一家慈善机构愿意提供帮助。  “真是太好了,这下孩子们有希望了。”林宇兴奋地说道。  可当他们去和慈善机构对接时,却发现对方提出了一些苛刻的条件。  “我们可以资助,但你们必须保证这些孩子的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否则就要停止资助。”慈善机构的负责人说道。  林宇犹豫了:“这对孩子们压力太大了。”  苏瑶则说:“咱们可以和他们再谈谈,尽量争取一个更合理的条件。”  经过多次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了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案。  孩子们得以继续上学,他们学习更加努力,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开始不安分起来。  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精彩,纷纷想要离开村子去闯荡。  “在这村里能有什么出息,我要去城里打工。”  “我也不想一辈子待在这穷地方。”  村里的劳动力开始流失,这让林宇和苏瑶感到担忧。  “这样下去可不行,咱们得想办法留住年轻人。”林宇说道。  他们决定在村里开办一些创业培训班,鼓励年轻人在村里创业。  “咱们村有资源,有条件,只要你们有想法,就能干出一番事业。”苏瑶在培训班上说道。  可是,一开始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失败了怎么办?”  “还是出去打工稳妥。”  林宇和苏瑶没有气馁,他们找来了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给年轻人分享经验。  终于,有几个年轻人心动了,决定试一试。  他们开起了网店,卖村里的特产。  但刚开始,生意并不好。  “这根本卖不出去,早知道不搞了。”  “别灰心,咱们再想想办法,改进一下经营策略。”林宇鼓励道。  在林宇和苏瑶的帮助下,网店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看到有人成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创业的队伍。  村子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林宇,苏瑶,多亏了你们啊。”  “要不是你们,咱们村哪能有今天。”  听到村民们的称赞,林宇和苏瑶相视一笑。  “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咱们村的未来会更好。”林宇说道。  苏瑶也充满信心地说:“没错,只要咱们团结一心,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在年轻人的创业逐渐走上正轨时,林宇和苏瑶又发现了村里的文化传承出现了危机。  村里那些古老的技艺,如竹编、木雕等,因为年轻人不愿意学,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这些可都是咱们村的宝贝,不能就这么丢了。”林宇看着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忧心忡忡地说道。  苏瑶点点头:“得想办法让年轻人对这些感兴趣。”  他们决定举办一场传统文化技艺大赛,邀请村里的老手艺人展示技艺,并设置丰厚的奖品吸引年轻人参与。  消息传出后,村里的年轻人反应平淡。  “学这些有什么用,又不能赚钱。”  “太麻烦了,没兴趣。”  林宇和苏瑶亲自上门劝说。  “这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咱们村的根,学会了也是一种骄傲。”林宇苦口婆心地说。  苏瑶接着说:“而且,如果把这些手艺发展好了,也能成为一项不错的产业。”  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有几个年轻人报名参加了。  比赛当天,老手艺人的精湛技艺让大家惊叹不已。  但在比赛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一个年轻人因为操作不当,损坏了一件珍贵的作品。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老手艺人愤怒地指责。  年轻人也很委屈:“我已经很努力了。”  现场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林宇赶紧出来调解:“别着急,大家都是为了传承技艺,出点差错难免的。”  苏瑶也安慰道:“咱们以后多练习,肯定会越来越好。”  比赛结束后,虽然有年轻人表现不错,但整体水平还是让林宇和苏瑶感到担忧。  “看来要让这些技艺传承下去,还得下更大的功夫。”林宇说道。  苏瑶提议:“要不咱们开个培训班,系统地教年轻人。”  于是,传统文化技艺培训班开班了。  可是,刚开始上课,就有年轻人打起了退堂鼓。  “这太难学了,我学不会。”  “每天都要上课,没时间。”  林宇鼓励他们:“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学会了,对你们以后有好处。”  苏瑶也说:“大家别半途而废,咱们一起努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一些年轻人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技艺。  就在这时,村里来了一个商人,看中了这些手工艺品,想要大量收购。  “价格嘛,不能太高。”商人说道。  林宇和苏瑶觉得价格不合理,拒绝了商人。  “你们别不识好歹,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商人威胁道。  林宇坚定地说:“我们的手艺值这个价,你要是没诚意就算了。”  商人愤愤离去。  但林宇和苏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继续寻找合适的买家。  终于,他们联系到了一家重视传统文化的企业,愿意以合理的价格收购这些手工艺品,并支持村里的文化传承事业。  村里的传统文化技艺逐渐有了名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咱们村越来越好了。”  “都是林宇和苏瑶的功劳。”  村民们纷纷称赞。  林宇和苏瑶却没有满足,他们又开始谋划着如何让村里的文化产业更进一步发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