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2)
“你说说看?怎么个更高级的教学门诊?”
“院中院。”
“什么意思?”
“您给我划出一片地方来,医护全部是由进修、规培、实习的医护组成,他们独立接诊,但是所有的病例必须是由便民门诊的全科大夫确认之后,双签字处方才能生效。如果一旦遇到全科大夫无法解决的问题,转诊专科诊室。由专科大夫接诊。”
“但是你这样的话,会不会给专科带来压力?”
“专科的话如果是普通主治医初诊的话,不会有很大压力,如果主治无法解决的话,摇二线大夫来,实际上和急诊的模式差不多,只不过是多开了一个门诊罢了。”
“这个事儿,比较大,院务会已经无法解决了,可能要中层大会才能解决了。”
“我们准备报今年的自立课题,用课题的形式提请专家委员会审批。”
“嗯,你这个路子倒是没什么大问题,你们先写课题数,然后发给我看一下。其实这个是好的模式,对于这些人的技术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同时便民的绩效也能涨一些上去了。”
“其实我们也这么想,我们科室的沈钊现在不就在便民出诊么,实际上便民的大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全科大夫,大到接生小到感冒发烧啥都能看,所以让他们坐镇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而且说实话,便民的绩效属实有点低,沈钊的便民的绩效本身拿的是最低的了,他算上我们科室的加起来跟他们绩效最多的差不多才。”
“那行,你们先准备材料,过些日子评审会你们讲解一下,专家们讨论一下,必要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医学经济专业的来讨论一下的。”
齐娟和苏阳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两天不到就把课题立项报告写出来了,冯通和沈钊从自己的专业方向给了非常多中肯的建议,拿到柴明扬这边,柴明扬看了看,他也看不出个什么四五六的来。
据说这个报告,苏阳还回去找自己家里人问了问怎么写。苏阳的背景科里没一个人知道的,只知道人家家是卫健委的,当初是院长直接拍板收到了医教科。但是现在这么看,这报告的专业性,可能真的超出了医教科本身的能力范围,里面的数据分析、政策引用一看就是体制里面的习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