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1 / 2)
大明时期的县学和社学虽然也是分段教学,并不是随便哪个先生想起来哪段就教哪段,但是并没有人像杨大知县这样儿提出按年龄分级制,也没有一个严格的入学时间规定,教学内容基本上也是一个学堂一个规矩。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杨大知县的那句“三次不过就开除社学,使其归家。”
三次考不中童生就开除社学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明朝很快就能有一批会写字、能算数但是没能考中童生的读书人。
只要这些人不是太笨,抓来当六房书吏应该是够用的。
所以,杨大知县的这一番话,落在朱标耳朵里就变成了“朝廷要定好规矩,几岁的孩子进学堂之后要学什么东西,学到什么时候去考童生,考过的进县学继续读书,考不过的赶紧去给朝廷当牛做马。”
朱标甚至已经想到了,等时间长了以后,童生考秀才的可能也会有很多人连续三次都考不中,这些童生掌握的学问可是比社学里出来的那些准童生们更多。
再往下想,等到了秀才三次考不中举人呢?
啧啧,只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最多最多不超过三十年,咱大明的读书人就能多到拿举人当小吏用的程度了。
孤以后是不是也能像唐太宗一样说一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朱标越想越是开心,当即便笑着对杨大知县说道:“姐夫这个想法是极好的,只是小弟愚笨了些,还望姐夫能写个奏本出来?”
写奏本?
无所谓的事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