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0783【圣德超越尧舜】(1 / 2)

加入书签

第788章  0783【圣德超越尧舜】

        “请陛下收回成命!”

        大朝会上,群臣伏地高呼。

        不管是前排坐着的高级官员,还是后排站着的中低级官员,此刻全都齐刷刷跪下劝谏皇帝。

        一些官员早就得到了消息,如今不过是配合演戏走过场。

        还有许多官员一脸懵逼,他们的消息没那么灵通,被皇帝退位之事震得脑子嗡嗡响。他们看到其他官员下跪劝谏,连忙也跟着趴下去一起呼喊。

        这场面足够隆重,朱铭也不得不跪下。

        插班到太学读书的王重阳,本来是跑来看热闹的,此刻也被震得说不出话来。

        随着更多细节传出,皇帝的形象越来越伟大。

        郑绍说道:“如此圣君,怎可轻易退位?吾等诸生,当去叩阙请愿,劝谏天子收回成命。谁愿与吾同往?”

        “圣天子来了!”

        等到百官归位朱国祥才说:“朕不过是一介布衣,就连当初进京,也是被昏君派阉人绑来的……”

        当值官员前来过问,仔细询问之后,既不好劝走学生,又不敢支持他们,只能赶紧给上级汇报。

        但仔细想想,居然还有点道理。

        “咚咚咚咚咚!”

        看看吧,多好的皇帝啊,为了百姓那是夙兴夜寐都累得不想做九五之尊了。身为皇帝,完全可以像前朝昏君那样,把国事都交给一群宠臣打理,自己则躲在皇宫里穷奢极欲。

        李孟博带头叩拜皇帝,身边的太学生纷纷跟从。

        如此手段,绝非什么柔善之辈,甚至能用胆大包天来形容。

        于是乎,部院大臣也回到座位,他们的属官很快跟随。

        宋徽宗隔三差五大兴土木,时不时又拆毁民房给宠臣建豪宅。不说东京外城,就连内城都经常被拆迁,老百姓稍不注意便无家可归。

        圣君啊!

        朱国祥继续说道:“朕与太子,父子同心。却不免有人会多想,认为太子手握兵权,或许有一天会对朕不利。朕急着退位,也是为了让百官安心,莫要整天提心吊胆害怕什么。”

        皇帝转身走了,士民也陆陆续续散去。

        朱国祥说:“礼部选一個黄道吉日三授三辞之后,退位和登基大典一起搞。退朝!”

        “皇帝升楼!”

        “让他们别哭了,朕有话要讲。”朱国祥道。

        王重阳也是热血沸腾,稀里糊涂就跟去了。

        朱国祥又指向翟汝文:“首相站起来。”

        尤其是读书人,都快把朱皇帝给捧上天了。

        “官家你不能退位啊。”

        朱国祥接到消息,顿时哭笑不得。

        百官也闻讯赶来,站在各处听天子讲话。

        “为苍生请命!”

        <div  class="contentadv">        “同去,同去!”

        太学。

        当朝天子真就宽厚仁慈好拿捏?

        呵呵。

        “……”

        朱铭却是翻了个白眼。

        得,阻止皇帝退位,就是拦着皇帝不让享福。

        朱国祥指着儿子:“太子站起来。”

        朱国祥登基这几年,东京百姓的生活日渐好转。但他们只对皇帝的仙缘津津乐道,甚至调侃皇帝喜欢已婚妇人,还给朱国祥整出“掘地天子”、“种菜天子”的外号。

        宽厚仁慈,只不过是皇帝的做事风格,真遇到事情也是有霹雳手段的。

        此言一出,许多大臣表情诡异,他们想起了朱国祥首次亮相。

        品德超过尧舜!

        前宋的太监们多嚣张啊,朝中权贵都不敢得罪太监。

        他们看热闹不嫌事大,又觉得朱国祥真是好皇帝,于是也跟着加入叩阙请愿队伍。

        一声又一声传出去。

        翟汝文不敢抗旨。

        学校领导根本拦不住,一群太学生风风火火冲向皇城。

        “朕连做官都没兴趣,更别说是做皇帝了,”朱国祥说道,“只因天下纷乱,百姓流离失所,朕才被迫提兵解民倒悬。如今时局安定了,金贼也退居一隅,太子自有治国之法,你们就不能让朕退休享福?首相可以退休,皇帝也可以退休!”

        好像是不应该这样做。

        我也没干啥啊,咋就万民拥戴呢?

        “官家不做皇帝,俺们可怎么活啊。呜呜呜~~~”

        就这样,内阁一个个站起,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

        可今日听说皇帝要退位,百姓们竟然感到恐慌,乃至于有人在大声哭泣。

        “士民噤声,听官家训言!”

        “士民噤声,听官家训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