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论篇第六十二(2 / 2)

加入书签

黄帝说:如何进行补泻治疗呢?

岐伯说:治疗血有余的实症时,应该泄其血液充盛的经脉,放其血。对血不足的虚症,应该审察虚弱的经脉,再进行补法治疗,针刺经脉后,要长久留针观察,待针下得气,待到脉搏盛大时立即出针,但不要放血。

黄帝问:这种血络中血液滞留的病症,应该如何治疗?

岐伯说:诊察有留血的血络,针刺放血,避免恶血进入其他经脉,引发其他病症。

黄帝说:说得好。形有余和不足时分别会有哪些症状?

岐伯说:形有余的疾病,会表现为腹部胀满,大小便不利;形不足的疾病,会表现为四肢无法运动。如果邪气还未与气血相互并聚,五脏尚属安定。这时肌肉中会有蠕蠕微动的感觉,因此叫微风。

黄帝问:如何进行补泻治疗?

岐伯说:形有余的疾病,应该泻足阳明的经脉,使邪气从内向外泻出;形不足的疾病,应该补足阳明的络脉,使气血能够向内聚敛。

黄帝问:如何刺微风?

岐伯说:应该刺病人的分肉之间,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刺伤络脉,卫气得到恢复后,邪气就能消除。

黄帝说:说得好。志的有余和不足会出现哪些症状?

歧伯说:志有余的病症,会表现为腹胀飧泄;志不足的疾病,会表现为手足逆冷。如果邪气还未与气血相互并聚,五脏尚属安定。这时骨节中会有物鼓动的感觉。

黄帝问:如何进行补泻治疗?

岐伯说:志有余的病症,应该泻然谷,放其血;志不足的病症,应该补复溜穴。

黄帝问:当邪气还未和气血相互并聚,邪气只侵犯骨骼时,应该如何针刺?

岐伯说:应当立即针刺骨节中有物鼓动的地方,但不要刺中经脉,则邪气自会消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