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一次东征开始(1 / 2)
第十一章 第一次东征开始
时间来到了1925年的一月。自从1924年的11月份孙先生应直系、奉系等地军阀的邀约北上共商国是,12月底扶病到达北京以后,广东的局面就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1月7号,盘踞在广东东部,东江一带的陈姓军阀,趁留守广州兵力薄弱,政府群龙无首之际,将所部改称“救粤军”,自任总司令,以林虎为总指挥,洪兆麟为副总指挥,将所属部队编为7个军和5个独立师,以约7万之众分3路进攻广州。
随着战火越逼越近,为了能够打败这股叛军,同时也是为了统一广东,日后能够集中两省之力全力北伐。广州国民政府任命杨希闵为东征军总司令,以**军校两个教导团和在校的二期生组成的学生军为主力,包括粤军、桂军、滇军在内,组**数约五万人的东征军迎战。
1月30日,**军校举行了东征军动员大会,蒋校长亲自向所有学生发布了东征命令。**军校的所有课程立刻停止,教导团和二期生、三期生都开始了战前的军事准备。
三期生由于入学不久,所以并没有跟随着大部队一起上前线,而是作为广州的留守部队,编为入伍生总队留校,分驻市区、黄埔、虎门等地,担负当地的治安、勤务和警戒任务,防止大军出征的时候,广州城内发生动乱。虽说不是上前线,但也给三期生每人配发了一个基数的弹药。
当晚,所有的三期生都荷枪实弹,在军校大操场上集合。俞副校长作为入伍生总队的队长,负责指挥这支队伍。在俞副校长发表完讲话后,所有三期生就离开学校出发分别前往市区、黄埔、虎门等地。
因为大军即将开拔,所以三期生要提前接替粤军、桂军的防区,同时从明天开始对广州实行战时戒严。不过,如今广州市区的规模已经发展的很大,而且广州城跟这一时期的其他城市不一样,城墙多年前就已经被拆除,所以仅靠这1300人就想控制住整个广州城区和黄埔、虎门等地,实在是有些困难。好在广州毕竟不是前线,目前的情况下,只要控制住这三处地方的战略要地就可以了。
三期生一共有12个连,其中三个连316人驻扎在黄埔,虎门方向也驻扎了三个连316人,由于城区的重要性,所以有足足六个连**8人驻扎在市区。
广州城北靠越秀山,南临珠江,经俞副校长研究决定,负责城区的六个连派出480人分别驻扎在广州城墙的八处遗址,分别是大北门、小北门、大西门、大东门、大南门、小南门、归德门、文明门,这些地方在城墙拆除后仍然是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控制好了这些地方就可以基本控制住局势。每一处五个班六十人,架起临时工事,过往进城的人都要接受检查。
剩下的168人,有128人驻扎在城区内的重要建筑,比如广州国民政府大楼和一些重要政府部门的办公地点、兵工厂、军火库,还有一些比较关键的路口。
其余的40人则驻扎在一处关键的地点,广州城的制高点——镇海楼。
1380年,广州城扩建,于城北越秀山上修筑五层高楼的红色墙体,因当时珠江河道宽广似海而得名镇海楼。近千年来,一直都是广州城的制高点。
这些就是城区内的兵力分布,黄埔跟虎门地区也是如此,因为兵力不足只能控制一些关键的地方。
而林阳跟三班的其他人,正好分配到了驻扎在观海楼的40人之中。这40人由一连的三班、五班、六班组成,在三个班的教官和队长的带领下,从城区就跟其他人分开,一路向北穿过广州城,来到了越秀山的脚下。
队长张强下令让所有人停下歇息片刻,同时说道:“这一次接到上级命令,你们三个班的任务就是守好越秀山上的镇海楼。这座镇海楼是全城的制高点,对于广州城的安全很重要。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