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史上最完美的朝廷机构,朱元璋眼馋了!(2 / 2)
宰相制度的废除,也为朱棣上台之后,建立内阁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朱棣登基之后,他发现没有了宰相辅助后,要面临巨量政务处理工作,而且每天还要跟那些大臣们扯皮。
毕竟他和他爹朱元璋不一样。
朱元璋是自己打天下,坐天下,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半个不字。
朱棣虽说也是自己打的天下,但他实际上是谋杀篡位得到的天下,在法理上有天然的亏欠,面对大臣们的正义凛然,很多时候他都有些心虚。
尤其是那些大臣们搬出他爹朱元璋的时候,每每都能让他哑口无言。
基于这两点考虑,朱棣不得不建立一个类似于宰相制度的机构,而这个机构就是内阁。
他的初衷是让内阁帮助他处理日常政务,还有作为一个皇帝与大臣之间的缓冲。
刚开始的时候,朱棣与内阁的关系相当融洽。
不。
确切的说,是朱高炽与内阁的关系相当融洽。
毕竟朱棣常年都不在京城待着,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北伐的路上。
京城留守的太子朱高炽,便与内阁共同处理朝政。
朱高炽是一个纯正的儒家思想教育下的太子,而内阁的大臣们全都是科甲正统出身,他们彼此之间有种天然的亲近关系。
而且朱高炽的身体不好,没有精力去处理大量的政务,于是便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内阁。
渐渐的,内阁的权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从最开始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性质,逐渐演变成代替皇帝决定国家大事。
到了明朝中后期,内阁几乎顶替皇帝,内阁首辅也成为大明实际的掌权者。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张居正。
军机处就不一样了。
这个机构看似和那个差不多,同样也有首辅大臣,也有一帮处理朝政的团队,但朱由检的一句话,却让这个机构和内阁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那就是天下政要在军机处商议之后,由他亲自裁决!
也就是说,军机处的这些大臣们,在处理天下大事的时候,只有议政权,没有裁决权!
举个例子,如果某地出现旱灾,这个情况会第一时间上报给军机处。
军机处会拟定一个具体的赈灾方案,然后呈递给皇帝,皇帝要是点头,那么方案就可以通过,皇帝要是摇头,那么方案就要打回去重新拟定,一直到皇帝点头为止。
这样一来,皇帝就可以彻底从大量的政务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并且将这些工作全部交给军机处,由他们来拟定政策。
皇帝只需要听完他们拟定的政策后,点头同意或者摇头否决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皇帝就可以拥有审判所有天下政要的绝对权力。
“老大,传旨下去,准备着手组建军机处。这么完美的机构,咱也得体验体验。”
朱元璋心跳的很快。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试试军机处的甜头。
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机构。
既可以让自己脱离出浩如烟海的政务工作,又让自己的皇权得到了绝对保证。
这么好的一个机构,朱元璋怎么可能不成立?
“儿臣遵命!”朱标立刻答应下来。
他也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军机处确实是宰相制度和那个制度的优化版。
不只是朱元璋。
大明各个朝代都动了组建军机处的心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