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地头蛇(1 / 2)

加入书签

胡莱日夜赶制,总算在落霜之前给胡桃做好了三套小衣,两件单褂单裤,两身夹袄夹裤和一件大罩衣。

罩衣褂子之类用的都是土细棉布,最要紧的是夹袄和夹裤,外表看着很朴实无华,实际上内里大有机关。

乡下娃娃穿的夹袄夹裤大多是双层或者三层细棉布紧紧地缝制在一起,条件好点儿的疼娃娃的会在里面塞些棉花,而胡莱给胡桃塞的却是清水绵!

清水绵是上好的丝绵,价格不菲,只有富贵人家才会制成袄袍被褥,普通人家只能望而生叹。有诗歌曾经赞美过丝绵的好处: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大意就是指这玩意儿非常暖和,冬天穿着还浑身发热,像春天一样。

胖老头给了胡莱三十两清水绵,一般来说做一身大人穿的绵袍用十两就绰绰有余,像胡桃这样的小东西用个三分之一就行了,可胡莱却给她每一身都用了结结实实的八两,效果非同反响。

胡桃一穿上身就觉得热气从脚底直冲到天灵盖,好像躺在汤婆子火炉之类的东西旁边,浑身暖洋洋的,关键是衣物还轻便,贴身保暖又好看,几乎没有缺点。

胡莱细心地给夹袄夹裤做了双面细棉布的外层,不但看起来更有质感,更提高了安全性——要是哪天夹袄不小心被划破了露出里面的清水绵,那可就麻烦大了。

“还有十几两我先留着,等冬天给你做个大袄子厚裤子。”胡莱笑着咬断最后一根线头:“这几件衣服好看吗?”

“好看!”胡桃响亮地回答道,这句话是发自内心,不是偏爱自家大姐。

细棉布就不说了,胡莱的剪裁和针脚真的是有功夫,像缝纫机踩出来的一般整齐细密,想要扯出一点儿线头来都不容易。在袖口和领口处胡莱还绣了几朵小花,乍一看并不显眼,仔细看则精细又别致。

“大姐,热!”在炕上玩了一会儿后,胡桃觉得自己要被热气给冲糊涂了,不由得皱起小脸,扯了扯身上的夹袄。

“热就脱下来,等天冷了再穿。”胡莱笑着把新做的衣服都叠好收起,给胡桃换上了之前的旧衣服。

说是旧衣服,实际上浆洗得非常干净硬挺,也没有什么破的地方,完全可以做一些乡下人家孩子过年的新衣。看到这个,胡莱就又忍不住暗自为自家小妹自豪,别人家的同龄孩子哪个不是像泥猪崽子一样?至老实的也比猴子多着两手,也就只有她的小妹才这样乖巧懂事爱干净,一天到晚文文静静的,不是吃东西就是睡觉,偶尔下炕活动活动也小心翼翼的不弄脏自己。

也只有胡莱和胡硕这么认为,胡桃的行为落在胡老太太眼里,那就是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和猪一样,赔钱货!

“大姐,再买这个!”胡桃尽量表现得像个三四岁小孩,手脚并用地比划着:“给大姐,二哥做,你们也暖和!”

胡莱摸了摸胡桃,欣慰不已:“好,我们都穿!”

就在这个时候,胡老太太又来了。

“三丫头,下次你们什么时候去县里呀?”胡老太太温柔地笑着问道。

胡莱顿了顿:“还不知道呢,怎么了?”

“是这么着,你老姑她也想要一面你们这样的铜镜,还想要些脂粉,玫瑰香胰子,手帕……”胡老太太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东西:“我这里有一斤玉米面,你替我拿去县里换了回来。”

胡老太太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把装玉米面的袋子攒得紧紧的,手也在微微颤抖,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极其害怕胡莱不懂事真的夺了去。

胡莱沉默了一下,没有去接胡老太太的玉米面,也没答应她:“奶奶,一斤玉米面换不来这些东西。”

“什么?”胡老太太不相信:“可你们不是用两斤玉米面换回了这些东西吗?”

“那是刚好碰到急的,哪能天天这么凑巧遇到倾家荡产也要吃一口玉米面的人家。”胡莱说的很有理有据:“老姑要的这些都是铺子货,平常人家全都用的少,县里的铺子都关门了。”

胡老太太失望无比:“那……那你先拿着,能换几样是几样。”

胡莱看了胡老太太关节泛白的手指一眼,淡淡道:“不必了,一斤玉米面的东我还做得起,就当是给老姑添点嫁妆吧。”

胡老太太转悲为喜,感动地说:“不愧是我的三丫头,这么阔气,仁义!等你老姑嫁了好人家,一定提携着让你也嫁个更好的,奶奶给你打包票,你等着啊!”

胡莱和胡桃都在心里吐槽不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