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我还年轻(1 / 2)
小半仙心想,佛教对人生的看法说起来并不复杂:
第一、人生是因缘合成的;
第二、人生是容易堕落的;
第三、人生是无常的;
第四、人生是苦的;
第五、人生是烦恼的;
第六、人生是有限的。
小半仙认为修习禅法的人,固然是回到真实本来的面目,要从自性开始,可是外在的对应上,却必须知道连花草树木都是不可轻慢、不可任意摧折的,
如果修行佛法之人在面对外在的事物的时候不能有敬重包容的心,不能把它放进自我心量的一部分,那小半仙觉得他就会难以理解“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真谛了。
释迦牟尼当初在深夜里离开了自己那辉煌的皇宫,走向冷寂的雪山和森林,是希望能解开这一团悲情的迷雾,从而“离苦得乐“,得到究竟的解脱。
那么纯善的念是哪里来的呢?纯善的意念是来自心和智慧与慈悲之开启。
小半仙认为,佛的弟子应该发愿为所有的众生工作,把自己的福德用来与众生的苦难相交换,甚至在呼气时,观想把自己拥有的善根福德随风飘送给众生,
而佛教观想之法大多是在吸气时,观想一切众生的众苦都流入自身,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进入纯善的境地。
那么生命的真实里固已解脱了束缚,问答之间又何必有什么丝线呢?
小半仙认为在自性的清净自由里,万事万物都是三宝、是佛法大意、是禅、是道、是西来意。
这其中来说并没有分别,因为有分别就有执著、就有相、就会生心、也就偏离了自由。
不过对于清净和尚这个异类估计是走的是无牵无挂、无拘无束、无碍无缚的路子吧!
在小半仙看来那是自由不在境上,而在心中,自性清净的人不为境转,是为自由。
证悟空性者,知悉无常迁化,就不会被外物所役、所捆绑了。
而佛教禅宗所追求的也是“自由人”的世界,所循的是内面的方法,就是靠宗教的精进来达到心性的自由,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心,与究竟的立命。
但是,禅的自由与凡人的自由还是有差别,凡人的自由是一种因外的对待而来,禅师的自由却是绝对的,自我的,没有对象的。
佛教的经典与禅师的体悟,时常把心的状态称为心水,或明镜,这有甚深微妙之意。
但包容的心与从容的生活庶几近之,包容的心不是柔软如心水、从容的生活清明如镜。
在小半仙看来,这生命间的联系,无人能比修行者理解得更透彻,强大亦脆弱,动物、植物,高等、低等。
凡是生命,皆相依相存,许尽一生秉承慈悲救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修行者或许真的就参破了万物一统的禅机。
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
不往内观照,无法真正消除迷惑,而不心怀温柔,修行也便只剩下受苦。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这不是说翠竹黄花都有佛性,而是说要打破十方三世的一切差别秘隔阂,不迷执于有情或无情,才能见到佛性。
及见对方神色自如,若无其事,连施摄魂邪法,毫无感觉,不知敌人身在佛家慧光暗中笼罩之下,万邪不侵。
佛家要人忘我忘我,世人真能做到忘我,还需劳烦佛爷如此舍身相劝?
可见我佛慈悲亦存苦心一片,是个有心之佛,并非无心。
对于修行者而言,“觉“不是一个终结,也是相对的开始,
因而,佛或者禅所体验到的空,不是虚无的空,而是人和一切事物任运无碍的圆满。
有的人认为空,以为空是虚无的,要来断灭现实人生的一切,其实不然,小半仙认为这是要破的是执著,而不是那真实的生活。
不过在于小半仙看来破执著谈何容易!需要圆满自我的方法来使执著冰消瓦解,而不是去压抑我们的执著。
就好比求人的地方愈少,依赖人的地方愈少,也就更能看清人间世相,维持一种平安欢喜的心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