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放哨的儿童团(1 / 1)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放哨的儿童团
首先,高家庄一带,土质非常适合挖地道。其他地方的地道最多挖一层,他们的地道可以向下挖两三层。两层之间间隔只有一两米,上面都不会坍塌下来。那地下绝对就是一个大迷宫,没有任何人可以绕出来。
其次,高家庄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前几年秦宝山过去的时候,高家庄全庄人员几乎都发动起来了。打鬼子救中国的道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虽然当时高家庄还有几个地主老财站在小鬼在那里,但是最后都被清除掉了。所以现在的高家庄,是最可靠的。
最后就是秦宝山他们曾经去过高家庄,后来在秦宝山等人的帮助下,高家庄的铁匠高老厚,曾经也制造过枪械。这也多少算是一个基础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第一个选择的对象就是高家庄。听到了王政委的话,秦宝山甚至都没有继续听后面几个村庄,立刻就点头了:“咱们就从高家庄开始,今天晚上就动身。”
原本秦宝山就打算想要去高家庄看看,不知道那里的地下长城究竟挖的怎么样了。没有想到,居然八路军把军工厂基地的位置安排到了高家庄那里,解决了秦宝山的一个大问题,他根本就不用想任何的借口,直接就能过去了。
几台机器设备都被拆开了,变成了一个个的零件,方便运输。就在小鬼子的眼皮子底下,八路军的大亭官修械所开始了一次重要的战略转移。不仅仅是秦宝山他们要走,其他的人也都要走。
只有技术最好的人才能造枪管,郭福天和郭秀奇都是这样的人。他们一行十个人,带这修械所里最重要的装备,踏上了前往高家庄的道路。
碧绿的青纱帐已经开始逐渐变黄了。夏天过去,收获的秋天就要到来了。
为了避免被小鬼子发现,他们需要昼伏夜出。所以走了三天的时间,在第三天的晚上,才终于走到了高家庄。
“谁?什么人?”黑暗之中。一个稚嫩的声音响了起来。随着这个声音,一把红缨枪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嗯。我们的儿童团真不错!已经可以成为我们打鬼子的好帮手啦!”秦宝山走在人群的最前面,看着站出来的一名男孩,笑呵呵的说道:“高柱子,你还认识我吗?”
听到了这句问话,高柱子把红缨枪拄到了地上,抬起头来,借着月光看着前面过来的人。突然之间,脸上就露出了兴奋来:“你是首长,你是上级来的大领导。”
“我可不是什么大领导,就是一个普通人。”秦宝山说道:“很久没见面了,很想念这里的人,所以就是来看看而已。其他人呢?怎么站岗放哨的只有你们儿童团呢?”
“其他的人都在村子里边干活。对了,你可不要小瞧我们儿童团。我们儿童团也是能干大事的。”高柱子说道。
听到高柱的这句话,秦宝山不由得有些好奇:“你们能干什么大事?现在这样站岗放哨,那可是有危险的。如果来的不是我们,而是鬼子和汉奸呢?你就这样冒冒失失的冲过来,小鬼子一枪就把你撂倒了。你这个孩子,难道就不怕死吗?”
听到了秦宝山的问话,高柱子立刻就不满意了:“孩子怎么啦?孩子也是中国人。也懂得抗日救国的大道理,打鬼子也有我们一份力量。你可不要小看我们,我们才不会怕死呢。一个高柱子倒下去,千千万万个高柱子站起来!”
高柱子说得非常大气凌然,这一刻,就像是一个大人一般,秦宝山也是很满意,点点头,然后说道:“只有你一个人吗?”“当然不是。”说着,高柱子扭头向着旁边的庄稼地喊道:“秀秀,你出来吧。”听到了高柱子的声音,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从庄稼地里边走了出来。
这一个布置让秦宝山有些惊讶,他们这个儿童团在放哨的时候居然还是有讲究的,明哨和暗哨都有,真是不简单。然后当他在低头去看高秀秀的时候,就发现了高秀秀的腰间居然还插着一把枪!
那把枪的造型很像是小鬼子的王八盒子。但是秦宝山知道,那应该是一把撅把子,只是伪装的像而已。看到了秦宝山赞叹的眼神,高柱子脸上露出了自豪来:“我们儿童团,那也是有很大的实力的,我在这里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高秀秀在庄稼地里拿着撅把子守候,这样如果要是小鬼子过来,我们远远的可以看到,那就能开枪示警。如果要是情况不明,那么我就站出来主动检查。如果来的人要是小鬼子的话,就会向我开火,只要有枪声,小鬼子的队伍就暴露啦。如果要是小鬼子没有开枪,那么等我确认是敌人之后,高秀秀就会开枪。总之,我们肯定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的。”
这么小的孩子居然就知道承担最艰巨的任务,把轻松的任务交给女孩子做。秦宝山说道:“柱子,我向你道歉,刚刚的时候。我不该小瞧你们儿童团。”
听到秦宝山这样说,高柱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显然他自己也很自豪。他们儿童团也是可以承担大人的工作的。毕竟他们力气小,如果下去跟着一起挖地道,那么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在这里站岗放哨反而能够发挥他们的特点,他们人比较小,所以也不明显,正好可以各尽所能。现在,又被秦宝山给夸奖了,真是高兴啊。
此时的秦宝山,真的是非常感慨。抗日救国这样的大道理已经深入人心,哪怕就算是他们这些少年,心中也有这种担当,真是了不得。他们在这里站岗放哨,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哪怕就算是被小鬼子给杀了,那也要完成放哨的任务。
小小的儿童团,就是抗日的后备队。这场仗哪怕打上二三十年,最终取得胜利的也依旧是中国人民。
就在这个时候,王政委也从后面过来了,向着两个孩子说到:“走吧,你们带路,我们进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