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四十三章 长乐驾崩(1 / 2)

加入书签

这时是长乐九年,燕都城繁华依旧,而长乐七年的那一场大叛乱似乎早在燕都城居民的脑海中抹去,道教依然存在,为祸一方的道尊张天师却被皇帝一箭射死,为虎作伥的恶道人也被一一清除,甚至在那次战乱中死去的平民都得到了官府的抚恤——这实在没有太多好说的事,除了某些文人骚客在茶庄酒楼里小声讨论着炎黄森林的归属。

                  那的确也是长乐皇帝心中的痛,两年里,长乐皇帝在跟吕烈谈起这件事时都会痛心疾首,但长乐皇帝并没有后悔当时的决定,甚至颇以为豪,正是那一次逆袭,虽然赔上了十个王子和众多的皇族,但总算除掉了张天师的势力,燕国也不用再处于内患之中。

                  吕烈明白长乐皇帝跟他说这些话的意思,那是要他勿忘国难、知耻后勇,更是要他知道,炎黄森林从来便是燕国的。

                  皇帝老了,吕烈常常会叹气着想。自从长乐七年,庄妃在城外晕倒,长乐皇帝光复燕都后,庄妃几日后就死了,御医说是中毒,然而没有人知道庄妃是怎么中的毒。吕烈曾经怀疑那是因为慈安宫太后的一碗汤,但庄妃毒发却是喝汤很久之后的事了,他告诉长乐皇帝,长乐皇帝最后还是没有查出什么来。

                  吕烈想着,其实不仅仅是长乐皇帝,便连他自己也变了,转眼间他已经到燕都两年多了,他也慢慢熟悉了身边的一切,而他以前二十几年的经历更像是一场梦。这两年里,十个儿子的死亡和庄妃的故去让长乐皇帝迅速变老,吕烈也慢慢地把自己真正当成一个太子,一个将要权倾天下的太子。

                  而六皇子吕周,却在他自己的要求下重走吕立的路,到东海参军,在镇海将军尚江河的手下当副官。皇长子吕立却似乎人间蒸发了,没有人知道他的消息。

                  长乐七年东城门那一役后,吕烈成为燕国唯一的皇子,而长乐皇帝也开始把吕烈当作大人看待起来,于是吕烈在得知庄妃死了之后,痛哭一场,那时,他才真正把庄妃当作母亲,而仿佛就一夜之间,他便变成了一个大人。

                  再之后,长乐皇帝与仲若如力挽狂澜,长乐皇帝多年培养的心腹迅速支撑起整个国家,胡骑退后,燕国内乱,淮晋曾想借机发难,仲若如出使晋国,力陈利弊,最后淮晋放弃攻击的准备。那一场大乱最终没有让燕国土崩瓦解,反而在长乐皇帝的经营下逐渐有了起色。

                  此后,仲若如身兼太傅与中书监一职,吕烈也没有以前的调皮,反是认真跟仲若如学习治国之术、帝王之术。仲若如也明白长乐皇帝的意思,自从长乐五年之后,他就知道长乐皇帝或者命不久矣,那是一个痛入心肺的哀伤,只是长乐皇帝知道自己不能把烂摊子交给吕烈,只有继续支撑下去,而每个人都知道,这时的吕烈,是燕国的唯一希望。

                  两年前长乐皇帝在得知庄妃死讯时当场晕迷,连太医也束手无策,说是已无生机。然而三天后长乐皇帝醒来,马上把判断他无药可救的太医杀死,再后三日,立即对燕都进行了一次大清洗运动,包括张天师的党羽和道教信徒并没有意料中的反抗,连平时敬若神灵的张天师也死于皇帝箭下,还有谁能挡皇帝之锋?就连燕国其他各个城市的道教信徒也在官府的逼迫下接受了转化,反正他们信仰的是元始天尊,而不是什么张道尊,张道尊的生祠,在燕国全国各地被一一推平。

                  在这个过程中,天芒法师的佛教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朝廷的政策下,佛教以看得见的速度迅速铺开,于是所有人都知道,神并不是唯一的,而道教信徒也并不是活在神荫之下,最终胡国和淮国所期望的内战并没有在燕国出现。

                  燕国朝着比长乐皇帝意料中还要好的情况发展,唯一不好的消息是,长乐皇帝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了。

                  长乐九年五月初三,太**里,吕烈正在跟仲若如争论着前朝炎国烈帝的功过,仲若如认为烈帝之所以亡国是因为心智大失,而吕烈却认为炎国的灭亡是一早就种下的,在烈帝之前,云帝好大喜功,一心要统一大陆,却忽视炎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而此时多个民族的统一却没有朝着云帝的意思前进,是以烈帝一死,炎国便四分五裂。

                  仲若如少年便遍读史书,情知吕烈所说也有一定道理,只是他心中从来便认为云帝统一天下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功绩。他沉默半晌,问:“如果是太子你,面对一统的天下,你会如何去做?”

                  “我?”吕烈有些茫然,还没有想好怎么回答,门外一小太监就匆匆跑了进来,尖声道:“皇上召吕烈太子与仲相进宫见驾。”

                  吕烈与仲若如对视着,看看窗外的天色,此时正是午后,长乐皇帝从来不会在这个时候召大臣进宫见驾,两人的心中都生起不祥的预感,难道是……

                  吕烈脸色一变,与仲若如匆匆赶到长乐皇帝寝宫。寝宫外,李全客气地把仲若如挡住,只让吕烈进去。吕烈走进长乐皇帝的寝宫,只见长乐皇帝正静静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头发差不多都掉干了。杨凌正在他的旁边给他抹着汗,看到吕烈,便凑到长乐皇帝耳边轻轻说道:“皇上,太子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