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的思考(1 / 2)

加入书签

在活跃于科幻舞台上的量产型作家中,刘慈欣堪称一面旗帜,其作品中贯穿着对科幻本身和宇宙的敬畏感,而他在论述自己创作的文章中体现出的宗教情感,都使其成为宣扬科幻的中坚人物。作为从科幻迷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同时又是证明本土科幻不断成长的一个证人。所以,对其作品进行总揽式的综合分析,是非常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不但能找出其作品中具有的特殊风格,更可以进一步描绘出本土科幻小说的一个侧面。

                  在这里,笔者要提出的,是刘慈欣曾撰文论述的“宏细节”[1],也就是本文标题所谓的“大尺度”意象。这一意象在刘文中不断出现,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因为在这背后隐藏着有关科幻小说的审美,以及其思想来源的论题。为了对这些相关资料作一串连,提供给有兴趣的读者,笔者大胆作文,其中难免错漏,还请诸位海涵、指正。

                  第一章  什么是“大尺度”?——对刘慈欣作品中出现的“大尺度”意象和概念作一澄清

                  一、刘慈欣作品的特点分析

                  刘慈欣使用了关于自然的一系列题材,都写出了场面壮观——符合其自称的“宏大细节”——的作品,细致地描述了拥有巨大物理体积、漫长的时间跨度以及广阔的空间延伸的种种事物、事件以及场景。概括地说就是其所描写的对象都具有相当大的、超出人们现实生活体验的物理参量——比如时间、距离、体积、质量、力、速度、温度、亮度等等。

                  刘慈欣对于自然所能创造的美感是有充分的思考和把握的。这种能力保证了他演绎的宏观尺度情节的质量,将超现实的可能性逼真而又几乎令人信服地——如果只将其情节作为超现实意义来解读——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对“科幻小说是关于人类的文学”的众多理解和表现方式的某一种立场上,他对此做出了比较充分的诠释。

                  这一种风格有其天然的优势,就是对——尽管不一定是现实的——客观景象的多重关注。这一优势建立在众多的基础之上,包括读者对类型科幻小说的阅读期待、科幻小说将物质存在乃至人物的传统习惯作为主线、大尺度之美的独特视角和相对稀缺等,下面略作解说。

                  1、Genre  SF,类型科幻,指的是可以明显被科幻读者所辨认和接受的小说。也就是一般意义上区别于主流、奇幻等等偏向的正统科幻小说。对于这种小说,读者期望从中找到一些模式和符号用于辨认。例如科技名词、人物形象、具有解释(无论是否现实)的非体验现象等等。还有一些价值观、行为模式、社会制度、政治取向等,也可能被列入可辨认的科幻因素,但还没有被所有人所接受。一般来说,对于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所归属的旧式硬科幻小说,读者首先期望的是以下的几点:文中遵守自然规律、人物进行有理智的努力、推理而出的结局最好还能够回报人类的努力、人类在理智和幸运下的幸存。这其实就是坎贝尔所说的一些规则的推广,对比刘慈欣的作品,几乎如出一辙(需要补充说明一下:现在的硬科幻把人类的地位向下调整了,更为重视的是对人与物理世界和智能生命之间的关系的反思。而且对于物理规则的遵守与否也更加无所顾忌,甚至完全构造自己的体系,加入一些不能算作科学的软理论和推论。这无疑是增加吸引力和扩充写作边界的办法)。

                  2、对于科幻小说一直存在的一个争论是科幻小说是否不塑造人物。并不是说不能塑造,而是不塑造,因此其重点是针对科幻小说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其所关心的不是个体的遭遇和感觉,其对象而是整个人类或整个种族。这一点是科幻小说不能、也不可能回避的特性。失去这一特性,很难不脱离类型科幻,而难以进入这一领域的主流地带。为此,一些理论和作品干脆就承认科幻小说不以塑造人物为作品目的,转而表达其他诉求,例如表现上述的大尺度美,或者干脆就套用类型科幻的套路进行创作。较有抱负的作者会尝试开创新的类型或者找到变通、新奇的角度,但是常以失败告终。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科幻小说现所处的井底,周围都是高墙,想要突围却受困于众多读者粒子“势陷”的包围。但不出去又难有新的发掘,更令人担心的是,挖得越深,便会越难走出。回到本文的话题,刘慈欣的风格恰恰能够允许他把读者引领到科幻小说较强的一面(关注整体)而主动忽略较弱的一面(关注个体),这便造成一种正反馈反应,更加强了整个“作者—作品—读者—舆论—作者”的循环。但是,这同时也加强了这一循环之外的读者的逆反心理。

                  3、大尺度的美简而言之就可以归结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类自身的审美特点,一个是人类所创造科技之美的特性。

                  人类自身的审美特点包括两点,一是从人类处于作为个体的安全感出发,在进化中遗传下来对具有更大视野和更少遮掩的环境的偏好,并且出于获得秩序的需要,而试图从人所生活的环境中寻找秩序。因此人类不但对环境的判断形成某种感觉的模式,其中主要是视觉也就是景观上的;而且人类会自动创造秩序,将对象审美化,并利用这些模式形成的准则去指导具体活动。二是人类在社会经验中得到的体验,一种震惊和惊异感,其出发点是本雅明所说的,对庞大物质景象的恐惧感和随之而来的堕落感。

                  科技之美的特性在于人类对结构、体系的依赖,对于一些可理解可掌握的偏好,其表现为科技美学的主要原则,就是简单、对称、和谐。这两者都具有生理和社会的遗传性,大多数的人不可能摆脱。而刘慈欣作品的尺度之大无疑是超越其他作者的,更可贵的是,他拥有对大尺度景观的整体把握感,可以运用一些经过千百年验证卓有成效的手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从容描写该景观,因此更是给读者高屋建瓴、望尘莫及的感觉,

                  这里要强调的是,刘慈欣的成功,是他首次在幻想文学中,对“大尺度”事物进行了古典现实主义式的描写。而为了实现这一叙述策略,就需要找到一个出发点,这就是叙述者的视角和立场。

                  我们可以非常浅显地参考一下建筑史。很多传统建筑(比如皇宫、教堂、祭坛等)是高大的、雄伟的、令人震撼的,作为某种等级或者权力的象征,体现其不寻常性和重要性。但是现代的建筑美学观认为,这样的建筑是不合人性的,现代的建筑艺术作品不应该再出现这样的效果了,建筑应当以人为本。这是因为原有的建筑风格中忽略了人的位置,是非人性化的,人与建筑相比,只能作为附属而存在,而不是作为主体而存在;建筑并不以人为中心、完全为人而服务,有时候,建筑甚至就是为了让人敬仰和震惊,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人与神的关系和差别。当然,这就是它们的目的所在。而我们回到文学中来,就可以看到,在“大尺度”的叙事中,一定要强调一种对比,强调人在“大尺度”中的微小、脆弱,乃至生命的“无意义”。因为如果只存在宏观,也就无所谓宏观。正是在这样的宏大与微小强烈对比之下,“大尺度”叙事的独特魅力才能更为凸现。

                  本文重点讨论最后一点。

                  二、刘慈欣作品简评

                  1、《坍缩》:

                  作为刘的第一篇作品,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特点。

                  小说开头写道:“对坍缩的观测……”开篇明义是其后常用的做法,起到了决定文章基调和视野的作用。而在对场景的处理上,多用戏剧式的场面,类似于仪式、典礼的变体,带有某种隐喻性的先兆。

                  小说的关注点是时空和处于时空中的世界,时间的可反转性;同时也关注着现实世界,建立对比空间。

                  时间尺度的对比、个人行为在作品中的力量和在叙事中的地位。前者是作品的关注点,是审美的出发点;而后者看似无意义,却是推动叙事,将文本中的现实建立起来的基础。

                  主人公的行为代表着整个变化中的客观世界,对自成规律的人类社会进行着改变,而这一效果是文章情节的组成部分,是作者所要解扣和抓住的线索。也就是说,文章认为所述内容存在着现实的可能性。

                  2、《微观尽头》:

                  基本同上文的模式和主旨,少了一些现实气息,多了一些背景论点,加入了一点对日常语言描述的注意。

                  循环结构的宇宙,《巴比伦塔》的参照。

                  3、《梦之海》:

                  开头的词句仍然具有特定的风格,甚至有一丝模仿《百年孤独》的痕迹。

                  简单不加杂质的画面,超现实的对话和出场方式。

                  文字的重点在于描述不存在而又可能的景象,强调对比,强调奇异。

                  整个文章的视角完全围绕着中心意象(外星艺术家利用海水结冰而制造出的“艺术品”),不存在第二个焦点,无视现实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比如海啸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于这一事件的态度),单纯关注简单的推演实验。

                  其对所描述事物的计算正确与否无足轻重,因为重要的是作者要描述奇异的美感,向读者宣扬他所梦见到的幻境。相比之下,作者对人类的个体生活和情感细节没有兴趣,不愿意多着笔墨。

                  后半段推进到挽救地球的事件中,对现实的关照再一次在大刘的作品中出现,然而波澜只是在海面上汹涌,仍然没有进入到深处。读者所能见到的只是一些主人公的行迹泛起的涟漪,一些点缀性的装饰段落,为后面的英雄主义结局加上一些悲剧元素的动力而已。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时候作者对艺术家和艺术提出了嘲笑和质疑,而将科学和技术放到了正面位置,这与前文的笔调是不同的,这也许是作者要表现出对传统美学的弃置和对科技之美的赞颂。在最后作者对技术的能力发出赞叹和感动的声音,其乐观主义显而易见,而同时也应和着作者一贯宣扬的“冲出地球”的口号。

                  4、《诗云》(与《梦之海》同属“大艺术系列”):

                  相比前文似乎更像是一篇“同人倾向”的作品,其情节与作者的《吞食者》相联,背景则过为简单和草率,对其中人物的描写则更为肆意和夸张,很多场景为了一些无关主题的戏剧效果而出现,最后的结局方式看起来宣扬着人类意识独特性的生理,而在了解作者的人看来,小说的结论更像是作者自己设计电子诗人时遇到的结果[2]。通篇内里的浮躁溢于言表。

                  这篇文章却是分析“大尺度”意义的典型,因为这样一片几乎没有什么优点的文章却能够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注意和编辑的青睐,不能完全归因于作家本身的声誉。那么,其原因何在?应该说就是因为其所造成的奇特意象,对已经麻木的读者神经着实造成了巨大冲击。

                  5、《微纪元》:

                  忽略掉叙述的生硬和剧情的无味,文章还是有趣地描述了一个人类面对大灾变时所能采取的措施。从其行文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漫游奇境、心灵受洗的过程,并无太大意味。且其文中甚至出现了一些在科学逻辑方面的致命问题,例如在该种尺度下各种力的强弱变化没有被考虑,例如表面摩擦力可能变得比重力更强大以至于难以摆脱。当然这些计算和编排上的疑似问题并没有太大的(也不能说没有)影响作者所要表达的效果,作者所提出“文明的反向扩张”的思路确实能够引起读者对文明和对物理世界的思考。这也就是这奇特意象的功用所在。

                  6、《地球大炮》:

                  这是一篇稍显冗长的作品,尤其是相比最后的一段,前面的技术性段落显得过于琐碎和重复,以至于将本来宏大的意象肢解得支离破碎,将读者的注意力转到了主人公和其家族的命运转变上,试图塑造一个和工程共命运的形象。从小说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不利于凸现其中的独特美感和价值。其中更多的现实元素体现了作者对此种创作手法的偏好和反复尝试,也为其挂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牌。

                  7、《天使时代》:

                  这篇作品并不涉及“大尺度”,但是却涉及到了科技美的本体内涵。也就是构成了一个对科技美本体的隐喻。

                  8、《流浪地球》:

                  模式再一次出现,开门见山的叙述和现实主义的笔调,灾变来临和惊人的措施,使读者很快就能进入状态。这篇作品更加强调了行动和选择,但也没有过分忽视细节,对复杂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顾及,然而仍然没有离开中心,即人类掌握自己命运的前行之路。其中的一些元素似曾相识,例如太阳的毁灭、世代飞船、人类的冰河期、地下城市、人类大同等等,这些剧情被安置在推动地球的巨大发动机之前,对比之下更加显现人类整体和个体之间存在的张力。在这种戏剧性里,作者所谓的乐观主义——即人类终会离开母星走向宇宙,被赋予了不同的解读方式,打开新的意义范围,这可能就是文字存在的合法性之根源。

                  9、《乡村教师》:  

                  这篇作品使用了复调的叙述机制,但是只是更偏向于形式,并没有在内容上真正运用,两条叙述主线(外星人向地球的逼近与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很快就互相纠缠到了一起。从形式上看也许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例如在文字的节奏上采用逐渐加快的策略,在叙述的同时通过一些特殊的叙述形式以区分不同的叙述轨道,还有对一些没有必要出现的细节不留情地舍去。实际上述几点文中都有一些迹象,但是由于把握作品的能力或者没有主动追求的原因,并没有太明显的起到效果。当然,这篇文字塑造的意象还是相当独特而宏大的,其通过语言的区别建立了两种不同的情感通道,力图造成一种对比,从而制造张力和空间。但是,作者没有能够明显地制造两者的区别,使得张力和空间都呈现混沌的状态,不能清晰的被读者所识别,这也就是作品刊登后读者争论很大的原因之一。

                  值得提出的是,在这篇作品中意象的尺度非常之大,但是却没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不但是作品表述的失败,而且在于其选择的对象不能体现大尺度的美感。

                  10、《中国太阳》:

                  这篇作品在意象上并无过人之处,然而其中体现的美感却很充分,这部分是由于一方面其现实主义文风在恰当的选题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另一方面作者经过多年的锻炼找到了适合此种风格的语言和词句,但更重要的是在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中找到了表达美感的恰当方式,暗合了科技审美的角度。

                  11、《吞食者》:

                  这与其说是一篇小说,更是一篇灾难片、英雄主义和宗教救赎相结合的好莱坞提纲。放在本主题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对大尺度物体的处理是反向而非审美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奇特的是,自此之后,无论是《朝闻道》、《吞食者》这类旧题材的再发挥,还是《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这类军事题材,或者《人生》、《赡养上帝》这类转型之作,都再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尺度意象出现。这是否由于作者对此并没有特殊的认识,因而在一段尝试之后,感觉无味就此放弃了呢?这有待评论者们对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的和它的合理性作进一步地探讨。

                  第二章  大尺度的历史——对于科幻史料的调查

                  在《科幻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中,查到两条有关此话题。分别是“惊异感”(Sense  of  Wonder)和“巨大沉默物体”(Big  Dumb  Object),翻译如下,细节处有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