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帝志(2 / 2)

加入书签

“不瞒诸位。”赵则平举手作揖,压低声音道,“皇上重病……怕是挺不过中秋了……”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裘芷仙也是吃惊,许飞娘方才斩龙不久,这石敬瑭就受影响了?

“那冯司徒的意思?”沉默了几许,胡先生慢慢开了口。

赵则平眉宇间起了忧愁,沾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了四个字,“主少国疑。”

周云从重重叹气,“那就只能是郑王了?”

赵则平点头道:“诸位应是知道,冯司徒代表了百官意志,他现在就站在郑王这边,更何况陛下曾献燕云十六州,陛下的旨意,怕是也没人会当回事。”

裘芷仙明白,赵则平的话并非虚言。

当初,石敬瑭为借兵称帝,不惜向契丹称臣,认比自己小十岁的契丹大王作干爹,早被天下人唾骂了多年,各地还不时反叛,谁也没把这位“儿皇帝”当回事。

“再有就是燕王,必定会趁此时来袭。”赵则平说着在桌子上叩了叩,石敬瑭虽是万众唾弃的“儿皇帝”,但至少还能压制住各方势力,使得中原暂时有个稳定的局面,一旦身亡,各方被压制的势力,自是蠢蠢欲动。

裘芷仙久不问世事,对于这个突然冒出的燕王,不甚明了,正疑惑着,只听郭荣冷冷一笑,“燕王?赵延寿,契丹的走狗罢了,不足为惧,他逃去幽州反是好事,若真起干戈,正好夺回幽、燕二州。”

裘芷仙闻言吃了一惊,原来这燕王竟是赵延寿,没想到此人也投靠了契丹,就不知跟着他的冬秀如何了,想来会是失望吧?

胡先生看着自己的学生,忧心忡忡道,“郑王为人自负,不听劝告,这一仗,他若能放手,派刘司空去,或许还有胜算,若要亲征,只怕反成掣肘……”

赵则平连连点头,“依我看……郑王猜忌,刘司空多半也不会出手……”

郭荣闻言眉头愈发紧锁,赵则平看向他,亲昵地拍了下郭荣的肩道,“我知你和郭将军皆有大志向,但此番恐怕不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故而前来告知你,希望郭将军不要轻举妄动。”

安生日子,才过不到七年,眼见战火再起,百姓遭难,在座众人皆感沉痛。

良久,胡先生道:“阿荣,先前你写的策论,我看过了,有三句话,读之畅快,令我不禁拍案而起。”

赵则平为缓和气氛,笑道,“能令先生激赏,则平到是好奇。”

胡先生微微一笑,“则平,阿荣毕竟是武人,这文采同你比差远了,但这股呼之欲出的英雄气,却是浑然天成。”

郭荣被说地不好意思起来,脸微微泛红,连连作揖讨饶,“先生和则平兄莫要折煞我了。”

“世人皆约,兵强马壮可为天子尔,然则兵马天子岂能长久乎?定天下,唯民心尔,定民生,唯民生尔,欲定民生,先拢流民归田,而后十年拓土地,十年安百姓,十年致太平!”

胡先生缓缓念罢一小段,赵则平不由探道,“好个‘十年拓土地,十年安百姓,十年致太平!’真正是英雄志也!那些兵马天子若真有这份志气,天下又怎会混乱这么久!”

确实,这一段文,平铺直叙,说不上什么文采,可那三个十年,却隐隐透露这帝王志向,裘芷仙终于明白这个年轻为何不凡了,或许此人天生有些什么机缘,但这份胸襟与见识,却是后天培养起来的。

而裘芷仙也有些明白,周云从为何愿意放弃蜀山修仙,流转于乱世之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