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粮草(2 / 2)
“你!”杜漓月气的一噎。
杜清远眯了眯眼睛,带着笑轻声道:“这军令是谁下的,可是太子殿下?我为相多年,岂能不明白皇上的心意,即便皇上在此,也势必为百姓谋福祉,又岂会不认同这样的事?”
周旭睨了他一眼,似在思量他话中的分量,“正是太子殿下,杜大人这话说的,难道也要帮着郡主为难我不成?”
“怎么会。”杜清远虽然贵为一国之相,但来江州毕竟是被贬,万事需得小心谨慎,“我这也是为了百姓。”
“杜大人若是要开袋检查,不如这样,我现在飞鸽传书一封上奏京城,问明皇上与太子殿下,若是二位应允,我周旭自然不敢阻拦半分,但在此之前,这粮袋若非是施给百姓,便绝不容任何人打开。”周旭仿佛一块僵硬的铁板,任是杜清远施压还是杜漓月咄咄逼人,都不理会半分。
杜漓月心中觉得纳闷,目光几乎快把粮袋给烧出个洞来,“这米里有什么不可见人的,周将军要捍卫到这个地步?”
周旭的目光闪了闪,面无表情道:“郡主可千万不要欲加之罪,周旭清清白白,米粮更是迢迢万里运送而来,能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到底是常年在军中打打杀杀的将军,杜漓月区区一个医生,气势明显弱了下去。她不甘心,还想要再说什么,被杜清远轻轻拍了拍肩膀。
“既然如此,那好吧。”杜清远无奈一笑,眼底浑浊一片,“我们也不再刁难周将军,只不过这米若吃出什么后果,自然要将军你一力承担。”
周旭的脸色这才彻底冷静了下来,冷硬道:“那是当然。”
粮仓被周旭的人重兵把守,谁都进不去,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是关押了什么重犯似的。
杜漓月气鼓鼓的走了出来,偏头问道:“父亲,你难道不觉得哪里古怪?”
杜清远淡淡的望了望天色,“哪里都古怪。”
他斜了杜漓月一眼,尽管不待见,但目光尚算和谐,“周旭这人,吃软不吃硬,你与他周旋迟早是你累死。”
“那现在怎么办?”杜漓月心里升起一股疑虑,“既然周旭保证的这么快,就说明米一定是正常的,那这批粮米有什么是不能让我们知道的?”
“不能让我们知道的可多着呢。”
杜清远叹了一口气,“他既说这是军令,那这便是京城的风向,看来我想回去没那么容易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负手走进了李大人的屋子里。
杜漓月古怪的挑了挑眉,若有所思的托了托下巴,“木夏,你说周旭他们打算做什么?”
木夏也一脸的若有所思,“我跟在主子身后,虽然没踏足过朝堂,但看那些人玩弄权术,也不过是那几样。”
“哪几样?”杜漓月兴致勃勃的问道。
“栽赃陷害,瞒天过海,借刀杀人。”木夏的目光漂浮在半空,声音虽淡,却听的杜漓月悚然一惊,她下意识回忆起萧玉晟对她做过的种种罪行,背脊都凉了一片。
她猛地回头看了看粮仓的方向,心里升起了不祥的预感,“木夏,你跟我去做一件事。”
原本应该静谧的夜晚,被火光照亮了夜幕,熊熊大火一发不可收拾,衙门中的衙役捕快来不及穿衣服,就一个个赤着膀子打水灭火。
杜清远披了件衣服就冲了出来,看着漫天大火慌了神,“这是怎么一回事!”
李大人也从隔壁冲了出来,指着火起的方向倒抽了一口凉气,“那是粮仓,起火的是粮仓!”
二人对视了一眼,浓浓的惊恐溢了出来。杜清远险些摔跤,被仆人扶着一瘸一拐冲到了粮仓门口,心跳几乎都要停止了。
“这可怎么办呀!”
这天灾人祸,永远都是发生在未知的时刻,眼睁睁看着唯一一个回京的机会被火烧了个一干二净,杜清远徒劳的抓起木桶就去洒水,心里一片死寂,他知道这火起的不对劲,定是又中了招了。
“荒唐!”周旭不知什么时候带着士兵们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看见漫天大火,脸上神色却依旧镇定,淡淡的开口,“这可是粮仓,这一场火,烧的是百姓的救命粮!杜大人,李大人,你们到底是怎么看管的,千辛万苦将粮草运过来,怎么连一日都存不住,如何和皇上交代!”
李大人慌得手足无措,杜清远抓着木桶死死地盯着地面,咬牙切齿问道:“这火怎么起的,我也想问问周将军!”
周旭皱了皱眉头,斜了他一眼,“哦?杜大人这是想推卸责任了,周旭不知大人什么意思,大人还请明示。”
他的话中句句都带着自以为是的傲慢,似乎这一国之相在他眼中不过是蝼蚁一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