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不打不相识的交情(1 / 2)
老耿大概是还沉浸在回忆里,吃着白面馒头、猪头肉,不用旁人提问,他又陷入到了忆苦思甜里。
讲述五六十年前的往事,他根本没有翻看那本日记,因为日记里的每一个字,都烙印在他的记忆之中了。
1959年下半年,各地公共食堂遇到了麻烦,粮食开始紧张,加上周边生产队的夏季作物欠收,一场大饥荒的黑色羽翼张开,巨大阴影笼罩在大地上,连驼山周边的村落也不例外。
其实林场里大部分职工都是城镇身份,干部职工拿着29级到17级之间的工资待遇,工人拿着1到4级工资级别,有国家配给的商品粮,乙级重体力劳动者每人每月38.89斤的粮食,情况还好一些。
主要困难的是林场周边的驼山公社4个生产队,因为之前虚报数据,他们的粮食都上交了,公办食堂开始缺粮。
社员们每人每顿只能分到一个窝头,而且越来越小,一直小到驴粪蛋儿那么大。到了1960年开春后来,连那么小的窝头也没了。
人们吃不饱肚子,只吃挖萝卜和树根吃,树根是磨成粉和粮食掺在一起吃的。干粮没了就喝粥,但粥也越来越稀,一直稀到一锅清水煮一筐榆树叶。
公社社员们挖野菜,像白毫、马齿苋、扫帚苗、沙朋、杏仁菜之类的,刚一发芽就被多少人盯上了。
树叶也能吃,榆钱、榆树叶好吃但有限,还没长好,就有多少人等着采它。
椿树分为香椿、菜椿和臭椿,香椿自不必说,菜椿也很好,无味,人们争相采摘,就是臭椿也有人吃。
洋槐花是美味,做菜、做汤都可以,槐树叶、杨树叶也在采摘之列。
当时,林场职工发现前一年刚栽下去的速生杨树,刚缓过劲来吐新芽,就有人来撸树叶。
他们立刻向孟广林汇报,同仇敌忾地要去打击破坏分子。
这几千亩的速生丰产林,可是他们辛辛苦苦一年的劳动成果,绝对不允许出差错,孟广林立刻带着几十号人去调查情况,临出门前他还拿上了步枪。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有潜伏特务故意破坏国家经济建设,没想到现场抓住了牛洪波等4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
孟广林仔细盘问了好一会儿才知道,这是牛家堡的孩子们吃不饱饭,上山挖野菜才打起这里杨树叶的主意。
林场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国家的,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这是林场职工的普遍共识,可老百姓不知道啊,他们只知道国库是绝对不能碰的,哪想到自己祖辈讨生活的大山也不让碰?
孟广林听着孩子们的辩解,觉得这事刻不容缓,必须尽快和公社社员们沟通好,要不然这林场永远也长不出大树。
他们把这几个孩子“押送”到牛家堡,结果却捅了马蜂窝。
牛家堡是驼山深处唯一的村子,常年与世隔绝,村民抱团极为护犊子,看林场浩浩荡荡二三十人,还带着枪,把自家孩子给押了回来,都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全村老幼几百口子把他们给围了,他们有举着锄头铁锨和草叉的,还有手里拿着弓弩长矛的,一见面就要干架。
生产队的队长牛洪义正当壮年,黑红皮肤,虎背熊腰的大骨架,敞着衣襟走了出来。虽然空着手,可自带一股威猛不凡的气势,林场这边的人都不敢靠近。
孟广林这边人少,看村民虎视眈眈的架势,知道这事闹了误会,赶紧收了枪,把几个孩子送过去。
牛家堡的人听说不是来枪毙人的,孩子们也说没有受到虐待毒打,这才把手里的农具家伙收了,拿大白碗端了水递上,双方进了大队院里,坐下来打算好好攀攀交情。
这是孟广林和牛洪义第一次见面,几句话没说完呢,武青火急火燎地从外面跑了进来,隔着老远就喊:“出大事了!”
等到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完,大家还真是一阵咋舌。
他们林场那辆运输物资的嘎斯卡车,又被抢了,上一次是被狼群袭击,这次竟然是人为的。
孟广林顾不上和牛洪义拉家常,又火急火燎地带人出山,坐上拖拉机和骡马车去公路上查看情况。
远远的就看见卡车周围围着一群人,乌泱泱的人头怕是有四五十号人。
他们拿着棍棒和饭碗,敲打着卡车的铁皮外壳,嘴里嚷嚷着求口饭吃。
卡车司机刘丙亮坐在卡车大鼻子上,手里扬起发动机摇把子,指着下面的人大叫:“我看谁敢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