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1 / 2)

加入书签

但是全敏浩完全无从察觉,这危机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高丽摸着大周的石头过河,却压根不知道。

这条河流究竟有多宽,有哪些坑被大周灵活的绕开了?

但是高丽这种毫无底蕴的小国,却一头扎进了坑里。

而最大的问题,是高丽逐渐增多的书院。

全敏浩为了学习大周,也在高力大肆推广教育。

小朝廷派出留学生,民间扫盲。

更激进的是,全敏浩还推行了民间办报。

按照全敏浩的设想,民间刊报,也可以激发民众学习认字的热情。

但是全敏浩没有想到。

在大周留学回来的学子,见识过大周的繁华,又看见落后破败的高丽。

全部激发了不满的情绪。

而高丽也缺乏岗位,压根没有位置安置这些读书人。

许多人花了钱,在大周长了见识,开了眼界。

可是回国后却没有工作。

高丽小朝廷的官位早就满了。

小朝廷也压根没有能力再负担雇员。

没法进入朝廷,高丽的商社公司,也不用这么多读书人。

高丽的那些商社公司,全是贵族建立的,压根不需要那么多读书人。

反正躺着都可以赚钱,干嘛雇人呢?

这群学子毕业就失业,看着坊间日渐凋敝,可是富豪却越来越富。

这种怨愤当然是需要发泄的。

高丽的学子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

这个宣泄口便是坊间的各种报纸。

一时间,高丽多了许多小报。

这些报纸上全是各种反对高丽朝廷的文章。

反对高丽朝廷,反对无良商人的言论,铺满了这些报纸的版面。

这些小报在高丽快速的风行起来。

因为高丽的百姓也怨声载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