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激烈的碰撞(2 / 2)

加入书签

罗源笑道:“晋帝,现在的情形你应该也看清楚了,我们这边三名合道境三重,一名合道二重、一名合道一重。而你们两名合道三重,一名合道二重,两名合道一重。其他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那又怎样?”晋昆仑脸色铁青的说道。

罗源朗笑道:“有黄、青两位挡住苍、冥二老,我一人就可挡住你们剩余的三人,而我派白长文、李山二位长老趁此机会将你擒住应该不难吧?晋帝,你觉得呢?”

“呵呵,等级如果能够决定一场对决,那就没有战争了!”晋昆仑脸色突然平静了下来,淡淡的道:“罗源,即使我身死,你也无法掌控大晋,你永远无法明白一个国家的真正底蕴是什么!”

“哈哈……”罗源仰天长笑,嘴角乏起一丝讥讽之色:“晋昆仑,你以为我没有准备好就会冒然来此吗?”

晋昆仑平静的看着罗源,他知道罗源会将他的依仗完全说出来的,因为只有彻底的打击自己这一方的士气和心神,才能够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才能够让天道宗付出最小的代价。

“一个国家的真正底蕴在于千千万万的百姓!”罗源看着晋昆仑,淡淡的道:“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一点吗?”

顿了一顿,罗源抬头看了看天,继续说道:“现在这个时候,应该有两座郡城落在我天道宗手里了吧!?”

“什么?”太子脸色狂变,惊呼出口:“不可能!”

“哈哈!”罗源讥笑道:“不可能?你看看你父皇的脸色,在问问可不可能!”

太子急忙朝晋昆仑看去。

晋昆仑面沉如水,仿佛一汪将要爆发的喷泉。

“父皇!”太子慌了,拉着晋昆仑的衣袖,双眼满含希翼的呼喊道:“父皇,这不是真的对不对?”

“以罗源的心智,必然能够想到去控制郡城,这没有什么可质疑的!”晋昆仑长出口气,脸色依然平静。

太子双目无神的喃喃自语:“不可能,不可能!”

晋昆仑看着太子失魂落魄的样子,眼中流露出些许失望之色。

突然,太子双目一亮,眼神变得坚定,淡淡的道:“已经失陷了就失陷了吧,再夺回来就是了!”

“好!哈哈……”晋昆仑拍着太子的肩膀,朗声大笑道:“不愧是我晋昆仑的儿子,不愧是我大晋的太子!”

看着远处的罗源,晋昆仑轻笑道:“罗源你听到了吗?我儿说了,失陷了再夺回来就是了!你听到了吗?”

一直平静的晋昆仑,在看到自己儿子的成长时,再也无法保持冷静,那激动的神情任谁都能看的出来,那是一种望子成龙而又得尝所愿的神情。

八皇子踏前一步,躬身行礼道:“父皇,此战之后,皇儿领命征讨失地!”

“八弟……”太子愕然,晋昆仑看着这个修炼天赋最好的八子笑而不语。

八皇子看着太子,淡淡的笑道:“大哥,你为储君,当跟随父皇坐镇皇城,就算上了战场,你也只是指挥,上阵杀敌之事还轮不到你。”

话虽不客气,可其中蕴含的意味,让晋昆仑和太子心头一震,他们明白了,这个天赋最好,眼界最高的八皇子,彻底的承认了太子储君的地位,愿做其手中之矛,征战四方。

太子和八皇子相视一笑,同时看向晋昆仑。

晋昆仑看着自己这最优秀的两个儿子,欣慰的笑了,都说皇家无亲情,可现在,自己的两个儿子,在这大晋国最危机的时刻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好!此战过后,你二人征讨失地!”晋昆仑朗声道。

随后,晋昆仑手中出现一把帝王之剑,其外表与项鹰的金龙开天剑相仿,龙盘剑身,龙首为柄,伸手抬起长剑,指着罗源等人,大喝一声:“战!”

苍、冥二老、金统领、两位合道一重的供奉,同时飞身而出,朝着罗源等人疾行而去。

罗源、黄、青二老、白长文、李山五人也迅速升空。

黄、青二老迎上了苍、冥二老,四人第一时间展开化身,一只百丈有余的巨鹰对上了一条数十丈长全身散发濛濛毒气的青蛇,一只百丈长的冥虎,对上了同样百丈长的黄鼬,四只庞然大物在高空翻腾激战,怒吼不停,光华纷飞!

罗源一人拦下了金统领和另外两名皇家供奉,金统领三人纷纷开启了身化血脉,一座金光闪闪的金属巨人和两尊乏着耀眼银光的岩石巨人在罗源人形形态的阻拦下竟然一时无法冲出。在四兽左下方的半空中激烈的碰撞着,阵阵震耳轰鸣不时响起,空气出现了层层的波澜。

白长文、李山二人急速向晋昆仑冲去,众武将刚要上前,晋昆仑一声大喝:“所有人离开别院,马上!”

喝声还未完全散发,晋昆仑双脚一瞪身体猛然窜了出去,在窜出的同一时间,晋昆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巍峨的金龙,全身散发强横的帝王之气,朝着白长文、李山二人迎头压下。

白长文、李山二人身形一顿,化身启动,一柄丈余长棍、一把七尺大锤朝着金龙陡然击下,龙吟震天,棍锤翻腾,在四兽右下方的半空激战开来。

所有文武官员、女眷、兵士在晋昆仑大喝出口时顿了一顿,随即全部朝别院外飞奔而去,看着天空上那三处激烈的战场,太子和八皇子眼神前所未有的坚定,两人同时点了点头,一人一只手拉住想要跃上半空的晋白欢,朝落玉挥了挥手,拉着晋白欢急驰而去,落玉拉着淑妃紧随其后向别院外跃去。

当别院内的人都出了别院后,在神宫卫的防护下,齐齐抬头望天,神宫卫与天道宗大军也停止了交战,所有人都清楚,天空中的三处战场决定了此次战役的最终走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