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没有讲过吗?(1 / 2)

加入书签

两人都是皱眉,从来没有听过李天提及楞严经,怎么今日却将其吟唱出来了?

“我没告诉过你们吗?”

“没有……”

见两人摇头,李天也是皱眉。不过他没有纠结,而是直接告诉两人,楞严经从人的本身分析,解释了佛法的第一义谛之后,又从世界的角度来进一步解释,佛法的根本真理。而世界又分两部分:物质世界和有情世界。楞严经中所讲的七大:地、火、水、风、空、见和识,就包括了世界的这两大部分。这是楞严经的特色,因为,其他经典只言四大,惟独此经说为七大。

楞严经讲到,此七大之自性不变。从世谛来讲,因缘和合,而生万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状大小,不同色彩的物质世界,和合诸缘以成相,变化生灭,代谢无常,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永无休止。但是从第一义谛来讲,如来藏清净本然,不变不生不灭,故以如水成冰,冰还成水为喻,以示七大之性,随缘不变。

地火水风空五大种性之一便是固体的地大种性:地、水、火、风四大的相和相应,形成了世间种种不同事物,种种变化。如果四大没有相合相应,那么它们也就不能与其它种种物质和合相应,而发生作用,就像虚空不能与种种物质和合相应。

如果四大和合相应一起发生变化,它们从始至终都在相续生成,相生相灭,生起灭去,灭去生起,生生灭灭此起彼落,像火轮一样旋转,没有瞬时暂停。就像水结成冰,冰又化成水,如此循环往复。粗重的是大地,微细的是尘埃。

从这些尘埃之中的极微细尘埃,还可以分析出更极细微的尘埃,如此仔细观察分析,可以看到一些极其细微的尘埃,经中称之为“邻虚”,从邻虚再分析,就最终达到空无。这就是真正的虚空了。

如果从这些极其细微邻虚,最终可以分析到虚空,应当知道虚空可以产生种种色相。这些微尘所显示出的虚空,是用几个微尘和合产生出来?如果色尘和合相应,所产生的只能是色尘的和合,而不会是虚空。如果虚空和合相应,产生的只能是虚空的和合,而不会是色尘。

于如来藏中,一切色尘之本性,即是空性,一切空性之本真,即可显出色尘,如来藏本体清净,可出现一切物质世界,这些随著众生的识心而现示,随众生的认知限度而示现,依众生的身、口、意三业欲求,而生示现。但世间之人不知道这些道理,错认为它们是因缘和合而生。这些都是众生识心分别计度的结果,而不会具有真实义。

热能的火大种性:火性没有自己的本性,它寄生于种种事物上面。如果火性是因和合而有,那么,当你拿镜子对著太阳取火时,火是从镜子生起来,还是从手中艾草生起来,或者是从太阳中生起来?

如果火是从太阳中生起,那么它既能燃烧你手中的艾草,也可以燃烧其它的东西,如林地里的树木。如果火是从镜子中生起,那就不需要太阳,镜子自然可以燃起艾草,可是镜子为甚么不烧你的手?但是镜子并没有热起来,也没有融化。如果火是从艾草里生起,那么镜子和太阳都不需要了。再仔细观察,镜子在手里,太阳在天上,艾草在这地方生,火到底是从哪里来?太阳和镜子相距如此之远,如果没有和合相应,火是无从生起的。

在如来藏中,火的本性是空性,空性又可以随缘显出火的作用,这些都是随著众生的识心而示现,与众生的认知限度相应。这个清净本然之性从一切世间事物中生起,遍布世间一切事物,它没有固定处所。世间的人们迷悟无知,以为火性是因缘和合而生,这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的结果,都无真实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