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 44 章(1 / 2)

加入书签

两方人吵得越来越激烈,但凡碰上都辩上个一天一夜。

有的甚至嘴上说不过,就动起手来,完全没有他们所谓的君子之范。

还有人故意跑到墨香书铺大闹,要求厉怀明出来给个说法,很快就引来了维护厉怀明的人,双方又在墨香书铺门前吵了起来。

邵家的人看到机会,为了给邵宁找麻烦,也派人混在其中推波助澜,试图把矛头指向墨香书铺。

两方越吵越激烈,渐渐蔓延到了书院的夫子大儒,甚至是朝廷的官员。

当朝的礼部尚书上一届会试的主考官还当众发言,厉怀明这样的学子若是来考会试,就算是真能写出冠绝天下的锦绣文章,他也绝对会将他黜落,因为他这样的人不配成为读书人

因此反对厉怀明的那一派很快就占了上风。

贫穷学子们本身就在人数金钱地位和人脉上相对那些家境富裕的学子很不占优势,更何况还是和主流思想对立。

在落到下风之后,他们也开始被书院里站反对派的夫子和同窗排挤打压,可谓是非常的憋屈。

邵宁察觉不对就用猫头鹰传讯给厉怀明,询问他要不要想办法澄清一下。

厉怀明收到信之后,并没有立刻做决定,反而沉吟了好一会儿。

路归元看他脸色凝重,拿过他手中的信一扫,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这些人简直是吃饱了没事干,活得不耐烦了,竟然敢这样有骂他的宝贝媳妇,真让他恨不得立刻跑到京城去把这些人一个个揪出来套麻袋揍一顿。

不过这个想法想想就可以了,毕竟脑子长在他们的脖子上,残了也不是他能阻止的,打一顿也没用,反而会更加放肆的诋毁厉怀明。他又不能一个个的去把他们的脑残给“治好”,只能在这里憋屈郁闷。

所以说,武力也并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唉,这个时候还是得开动脑筋啊。

勉强压下狂暴想揍人的想法,路归元担忧的安慰厉怀明“你不用听他们胡说八道,都是一群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的闲汉,我看不如把他们都抓来让他们去田里学学农民伯伯怎么耕种,就知道民间疾苦了。”

厉怀明被他的说法给逗乐了“你要真这么做,就得跟我一样被天下读书人口诛笔伐了。”

路归元无所谓的道“那又如何管这些猪脑子怎么骂人,后世的人自然知道我们究竟谁对谁错。所以根本就不用在意这些人的话。”

话里话外都在疯狂暗示厉怀明千万不要因为这些没脑子的人说的话而伤心

厉怀明听出了他话语中的关心,忍不住嘴角又往上勾了勾,“后世是后世,等到那时候我们都成土了。所以还是现在事现在毕。”

路归元看他真的没有被这些人辱骂的话困扰,心里松了一口气,问道“你想怎么做”

厉怀明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用做,随他们骂去,等到皇帝试种的结果出来,宣布在全天下推行他研究整理出来的种田和养殖之法,那些人自然就乖乖闭嘴了。

不闭嘴不行,天下百姓得到了实惠,自然会维护他。那些人除非是真的不想吃饭吃菜吃肉,只想喝露水,就尽管继续骂,否则百姓们的唾沫子就能把他们给淹死。

“只是这样的话怕是要委屈邵宁墨香书铺了。你之前不是提过让邵宁和大高哥去组建一支去往西域的商队吗正好可以让他们先暂时关闭墨香书铺避一避风头。”

这方法也未必不可以,只是这样一来,接下来这一年里怕是会让人非常憋屈。

路归元哪里舍得让厉怀明被骂那么久搞不好他想忍不住去把那些脑残都给治傻了。

他摸了摸下巴,思索道“其实也不一定要等到一年后。不就是打舆论战吗我们也可以。他们人多势众,那我们就找来更多的人,看谁喷得过谁。”

厉怀明用“喷”字形容的非常贴切,仿佛能看到双方对骂互喷唾沫的场景,就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又从前世的经验里想到什么好方法了”

路归元看他笑出声来,起了逗弄的心思,点了点自己的脸颊“这可是绝佳妙计,怎么能不付出点代价就得到”

厉怀明伸手勾住他的脖子把他的头拉下来,狠狠的在脸上亲了一口,笑眯眯的在他的耳边道“这样的代价够不够不够的话,今天晚上把小圆圆给干娘照顾,我们再来谈谈要怎么样的代价才够。”全程毫无一点羞涩。

反倒是路归元被闹了个大脸红,心里非常期待,嘴上却都有些结巴了“那那那敢情好,咳,不过我们还是先谈正事。”

路归元便将前世的报纸告诉厉怀明。

厉怀明思索了一下,道“这个方法倒是不错,只不过还需得到陛下的首肯。否则容易被人污蔑别有用心。”

现在的厉怀明已经成熟了许多,考虑事情也越来越全面。路归元没有考虑到那么多,毕竟他还是不怎么习惯这个皇权至上的社会。

路归元也后知后觉的发现了自己的缺陷,这点还是得改掉为妙,毕竟以后是要去考科举的,万一说错了话被人抓住了把柄,怕是真的只能用武力去震慑皇帝了。

两人很快就把商量好的策略让猫头鹰传讯给邵宁。

邵宁接到信之后,沉吟了良久,拿出了路归元用羊脂玉雕刻好的一个玉雕。

这是路归元用那观音玉雕的碎片雕刻的玉雕之一。

越是品质好的玉越能存储他的精神力。所以路归元才会向他索要一块碎玉,就是想用精神力雕刻一个玉佩送给厉怀明。

只要厉怀把玉佩带在身上,受到他的精神力滋养,便能让脑细胞越来越有活力,白天神清气爽,脑清目明,记忆力增强,晚上睡的香,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

长久以往,还有一定的几率觉醒异能。只不过这个几率非常非常的渺小。

其它的玉件他也用了精神力附着在刻刀上雕刻,只是因为没有那么用心,所以里面蕴含的精神力要少上一些,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能有惊人的效果。

邵宁并不知道这些,路归元也只是隐晦的告诉他会有安神的奇效。

一开始他还有些半信半疑,但自从邵老夫人带上他送的玉镯后,原来很难入睡的毛病立刻就没有了,每天都是神清气爽的,连白头发都少了很多。

可一旦邵老夫人不带他送的玉镯,就又开始睡不着了,他便相信了。

于是除了送给邵老夫人的一对镯子外,其他的遇见他都珍而重之的收藏起来,现在正好是能用到的时候。

邵宁叫上胡大高,和他一起去找了一位在老太后跟前还算得脸的高公公。

第二天高公公在是奉太后的时候像说什么奇闻异事的对太后道“太后您大概不知道,邵家发生了一件奇事。”

老太后已经七十多岁,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难得的高寿。这个年纪最喜欢听这种奇事异闻,一听赶紧道“哦,是什么奇事你给哀家说说。”

高公公便继续道“前些日子邵家的老夫人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头疼,吃什么都没胃口,人也越来越消瘦,看起来就老了许多。只能每天吃苦药才能睡上一个好觉。可这药天天吃下去,没完没了看不到头,也不是个办法啊”

太后叹了口气,深有同感的道“这都是老年人的通病了。何止是她,哀家现在也是这个样子,天天吃药,吃的嘴巴都是一股苦药味,吃什么都吃不香了,都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熬到头。”

高公公赶紧诚惶诚恐的道“娘娘您可千万别说这种丧气话。总是有办法的,这不,邵家的小哥儿心疼祖母,就想出了一个很有效的办法来。”

太后一听立即来了兴趣“什么办法”

高公公脸上的笑容更深了:“邵小哥儿听说有位高人用羊脂玉雕刻的玉件很有灵性,晒上七个月圆之夜,就能开灵,能让佩戴者安眠养神,便真的去找那高人求来了几个玉件。

“然后按照高人的吩咐,晒上七个月圆之夜,送去给邵老夫人。邵老夫人戴上之后果然就算不吃药晚上也能睡得香甜。第二天起来神清气爽的,头不疼了,胃口也好了。

“前几天奴婢还碰到了邵老夫人,看她连头发都变黑了许多,大为惊奇之下,想到太后您也有同样的老毛病,便去询问,才听闻了这么一件神奇的事情。娘娘您看,这是不是挺神奇的”

太后若有所思的道“这确实是挺神奇的,不知那高人在何处,能否也请他为哀家雕一个玉件儿,让哀家看看是否真有那样的奇效”

高公公等的就是她这句话,笑呵呵的从怀里拿出一个拳头大小的锦盒,“奴婢在得知这件事之后便去询问邵家小公子那位高人的下落。

“邵家小公子说那高人行踪不定很难找到,就连他也不知道那个人已经去了哪里。奴婢正要失望,不想邵小公子在得知太后有和邵老夫人一样的症状后,立刻拿出这个东西,让奴婢献给太后。”

说着便打开了锦盒,露出一只两寸长的白玉兔子。这兔子憨态可掬,晶莹圆润,一看就让人心生喜欢。

太后立即是爱不释手的拿在手里把玩,入手清凉,这种清凉的感觉似乎还能从手一直传到脑子里,因为晚上睡不好而产生的头痛都减轻了许多。

太后顿时高兴的道“果然有用哀家才这么一握,就感觉头痛都轻了许多。”

高公公笑笑,只当这是老太后的心里作用。

当天晚上,太后就将这个兔子玉雕放在床头,晚上果然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起来神清气爽的,连吃饭都觉得香了。

老太后舒服了就想到将这个白兔玉雕敬献给他的邵宁,很想见一见这个孝顺忠心又体贴细心的哥儿,便让高公公把邵宁给召了过来。

等看到邵宁的长相之后,又见他双眼清澈明亮,顿时更加喜爱了三分,拉着他的手询问他有什么想要的赏赐。

邵宁当即提出想要见皇帝一面,有件事想请求皇帝应允,而且还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这也是他无奈之下的做法,邵家的人脉他不能动用,武定侯那里必定被暗影盯着,也只有从老太后这里入手了。

太后听他仔细的把事情说清楚后,想了想觉得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便让人把皇帝叫来了。

皇帝得知了办报的想法后,想到的更多,若是以后他掌握了这一份报纸,便能轻松的控制百姓的舆论,很大程度上破解了大齐如今书生掌控舆论的局面,也可以让政令施行得更加通畅无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