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心疼(1 / 2)

加入书签

叶妩回来后,叶昌又开始继续琢磨着招婿的事。他特意叫来女儿,问:“圆圆,你觉得,祝荀这个人怎么样?”

叶妩愣了下。

“他不是父亲的军师么?”

“嗯,祝荀有才有谋,跟在我身边一直尽心尽力,立功无数。年纪轻轻,却沉稳内敛,很是难得。他已及冠,寻常这个年纪的男子已娶妻生子。我本欲收他为义子,带他回京,给他说一门亲,但他拒绝了。”

叶昌说到这停了停,看向女儿。

叶妩起先没反应过来。

叶昌道:“圆圆,你也知道,为父一直有意将爵位传给你。”

叶妩点头。

“我知。”

“所以我打算给你招个上门女婿。”

这次叶妩终于回过神来,她愕然道:“父亲是说,祝荀?”

“对。”

叶昌看着她,“你从前一心扑在步桓身上,他却一心挂在你身上。你走了多久,他就念了你多久。”

祝荀是个很有分寸的人,他自知配不上叶妩,从来也没起过妄念。察觉叶妩心系步桓后,更是克制,从不越雷池半步。叶妩在军中呆了两年,天天跟男人扎堆,性子也颇有些豪放。祝荀未露痕迹,再加上她当时年少,与步桓情意正浓,自然对祝荀的心思未有所觉。

听父亲那么说,她当时就怔住。

叶昌悠悠一叹。

“你娘去得早,我又常年驻守南境,鲜少陪在你身边。你自小懂事,骑射练武从不喊苦喊累。人哪有不会疼的呢?你只是不说罢了,我都晓得。”

叶妩眼底水光一闪,笑笑。

“因为我知道,父亲虽不在我身边,心里却是疼我的,女儿不苦。”

叶昌半晌没说话。

叶妩又道:“女儿亦明白,父亲担心叶氏步谢氏后尘,早早就开始为叶氏将来铺路。身为叶氏子孙,我生来富贵,既承了这荣耀,也该担起我应有的责任。正如当初我虽万般不愿,却仍嫁入东宫一样。女儿习得一身武艺,本就该与父亲一般,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在宫里呆了几年,不过只是一时受困罢了。如今我出来了,自当再披战甲,驰骋沙场,将南蛮鞑子驱除出境,保我大齐边境安宁,让大齐子民再不受鞑子欺辱。

“父亲放心,女儿必不负父亲所望。”

叶昌既欣慰,又心疼。

世家闺秀,哪个不是从小锦衣玉食奴仆成群?到了年龄就配以门当户对的婚事,一辈子荣华富贵,平平顺顺。唯有他的女儿,明明身份尊贵不输给任何世家闺秀,却比不上那些女子矜贵。

别人从小拿针,她从小拿剑拿枪。

别人学琴棋书画歌舞花茶,她只会舞刀弄枪弓马骑射。

别人十来岁就跟着长辈出门做客,她却关在家里研读兵法策略。

他这个做父亲的,亏负女儿太多。

如今他还要将整个叶氏一族的未来,都压在女儿的肩上。

他也舍不得。

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护国公府已足够鼎盛,又常年驻守边境,纵然他一片赤诚,可时间久了,远在京城的皇上,会一如既往的相信他么?他没忘记,数年前篝火旁那个夜晚,还是楚王的当今圣上谈笑间的那番话。

看皇上对付谢家的手段,叶家若不想步其后尘,就得早做准备。

“圆圆,我不逼你。”

叶昌十分看好祝荀,但毕竟是女儿的终身大事,如果女儿不喜欢,他也不会强求。

之前女儿被迫嫁入东宫,虽不言明,他知道,女儿不开心。刚出宫那会儿,性子与从前大相径庭。

这次,他不想再让女儿受委屈。

“从前你什么都自己扛着,这次,父亲不会再逼你做你不愿做的事。你是我的女儿,是护国公的大姑娘,天底下多少好儿郎任由你挑。你选中谁,父亲就能给你招回来做上门婿。”

叶妩笑了,眼底有泪光闪过。

“嗯,好。”

营帐外,祝荀悄然离去。

叶妩明白父亲的苦心,更不想父亲失望。所以她私底下打听了这几年祝荀在军中的表现,那帮嫌弃读书人心眼儿多的大老粗们却一反常态的对祝荀夸了又夸,那叫一个钦佩万分五体投地。

也是那时候她才后知后觉的发现,祝荀其实是个万分体贴周到的人,在军中的人心,却不骄狂自大,对谁都谦和有礼,很有君子风度。

是个名副其实的翩翩君子。倒是和秦琰有些像。

同样的温润如玉谦和有礼,连长相气质都是相似的俊雅出尘。

大概受家

风影响,叶妩从小立志做女将军,性格比较不拘小节,也没什么门第观念。况且她已嫁过一次,更没什么可挑剔的,倒是没觉得祝荀配不上她。

且凭良心讲,祝荀若非隐匿军中,以他之才,通过科考入朝为官,必前程锦绣。到时候,只怕多的是闺秀愿意下嫁,不差她一个。

叶妩和步桓是在军中相识,曾并肩作战,暗生情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