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六十五章(1 / 2)
婉露不禁摇头一笑,谁料想倾倒天下女子的狐帝白钰竟是这般的嘴贫,别说其他女子流连逡巡,这张脸,饶是她看了千遍万遍,仍是会被深深吸引,看惯了玉郎平平无奇的相貌,一时竟难以适应了。
越往山上走,人声便越发嘈杂,金顶的佛寺香火鼎盛得很,上下往来的信众教徒络绎不绝,他二人不愿趟这场热闹,便折往半山深处,于一山涧旁,寻得一座废弃已久的阁楼。之前的牌匾早已腐化不堪,已看不清题名,白钰稍一拂袖,便将破败的楼阁修葺一新。
“露儿,你给个名字吧。”
“就叫”只见山涧湍急,水声清越,“就叫清音阁吧。”
自此,白钰婉露二人,便栖居于峨眉半山的清音阁,不时前往金顶的佛苑,混迹于一众俗家弟子之中,留心凡人对佛教的理解与领悟。其实半山还有很多诸如清音阁这样落败的建筑,早前都是道家胜地,有的被鸠占鹊巢转而皈依参佛,有的便仍由雨打风吹去,庭闲草木深
很难想象,一座不言不语的大山,却这般鲜活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然而天宫岁月无穷无尽,人间千年,在神仙眼中也不过须臾的光阴。婉露在研究道教沉沦的缘由时,发现道家真正的兴盛是从唐朝启始的,那时的开国皇帝李渊为了为自家的汉人血统正名,使其帝位更加稳固,便杜撰了一个李耳托梦的典故,宣称自己为老子李耳的后人。从此,道教被奉为唐朝的国教,而大明宫中最为宏伟壮观的楼宇便是用以供奉道家的三清殿,皇族众人皆为虔诚的信教徒。
“钰郎,你发现没,道教最开始为统治者推崇,几度兴衰,最终却因势力过于庞大而被其抛弃”婉露意味深长地叹了一口气,“而佛学讲究因果报应,倒是顺民愚民的好法子。”
“我觉得,不应该这样看待这件事。”白钰缓缓道出自己的理解,“凡人皇帝主持了一场大辩论,名为佛道之辩,因他个人的政治考量,最终裁定佛学更胜一筹,道教从此一蹶不振,这看似,是道沉沦的缘由,但其实,这是历史的必然。”
见仙子投来不解的眼神,白钰浅浅一
笑,继而说道,“天庭当初安排老君下凡,化名李耳,发扬道学,的确为天宫的充盈了不小助力。但,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凡间的生活愈发多姿多彩,不管是中秋的烟火,还是庙会的戏台,人们可以消磨的闲趣越来越多,又何苦遁入山门,凄行苦修呢”
是啊,婉露不禁陷入沉思,跳脱凡尘再来看待这件事,似乎凡人的生活比天宫还要热闹的多不过就是寿命短些罢了,但若活的快活,六十年抑或六千年,又有什么差别。
“盘旋蜀地时,秦太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白钰继续说道,“雨露是神赐的,灾祸又何尝不是呢恩威并施的是神,默默接受的是人,然而都江堰的存在,恰好也说明了,奋勇反抗的,也是人人与神,其实谁也不欠谁,本就是平等的。所以神族,没有理由歧视人,也没有理由排斥凡仙。”言罢,他轻轻握住婉露的手。
灯火如豆,神君的轮廓被映照的影影绰绰,愈发柔和。
婉露有片刻的失神,白钰他怎么可以,怎么可以这般温柔不,他其实并不关怀众生,因为众生平等,并不需要谁来垂怜。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顺应天地,最好的安排。
当抛却了先入为主的偏见,再来看待当今佛学,婉露终于参悟到了些许真谛,当抛除杂念望断红尘之后,她的心境,真是前所未有的安宁。也许,凡人大概是懂得了,没有长生,也不求长生,只求今生今世活得潇洒坦荡,无愧于天。修道一心想成仙,修佛是真的想成佛吗未必,更多的,是求内心的安宁吧。
她渐渐明白了,并非是人抛弃神,也非是神厌弃了人,这其中的因果,皆缘人,只是人。
当她正想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形成结论,汇报给紫微宫时,却不料竟在山中偶遇了天帝。
峨眉已入隆冬,大雪封山,但仍挡不住信徒朝圣的热情,积雪被行人践踏消融后,山阶愈发湿滑陡峭。她提着裙角,小心翼翼向山下行去,一双金丝缎面的鞋履却不经意间,撞入她瞳眸。
那双鞋子,她再熟悉不过,是她亲手,为天帝做的。
蓦然抬首,恍惚已许久未见的人,正端端
立在五方台阶之下,带有些微的笑意。
“陛下”良久,她终是唤出了这两个字。
清音阁突然热闹起来,原是天帝陛下带着两位仙子驾临,寂遥不着痕迹地环视了一圈,发现这清音阁处处皆有另一人的仙气留存,脸色不由阴沉了起来。倒是宁笙见着了婉露,格外亲热,帮忙整理客房。
沧云兮则和寂遥坐在堂屋里,悠悠品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