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二更(1 / 2)

加入书签

“他们现在还在御花园吗?”

胤禛问道。

采莲点了点头,“还在呢,刚才小荣子从那边过来,说那边的公公急得都快哭了呢。”

胤禛摇了摇头。

这老九和老十就是任性。

他俩母妃都是得宠的,打小娇惯着长大,现在皇阿玛和上头的哥哥都走了,果不其然就闹腾起来了。

“我去看看。”

胤禛站起身来,说道。

就算不为胤禟和胤誐,他也得为胤祯跑一趟。

“十三弟,那儿那儿!”

胤禟在旁边激动得满脸通红地指挥着胤祥拿渔网捞鱼。

那池子里的鲤鱼都是养得白白胖胖,每日都无需争食,都有小太监准时准点去喂它们,胤祥是一捞一个准,一捞一个准,没一会儿,身边就堆了七八条又肥又胖的鲤鱼。

“十四弟,你也别输给十三弟啊,你往这儿捞,这里鱼多。”

胤誐瞧着胤祯身旁那几条小鱼,都替他着急了起来。

胤祯小脸通红,小胖手握着渔网,挥得虎虎生威。

胤禛到来时,就瞧见眼前这幅模样。

他的脑门青筋都凸了出来,这怪不得负责喂这些鲤鱼的小太监哭呢,瞧瞧这几个熊孩子,每个人少说都祸害了七八条鱼,这小太监能不哭才怪了。

“四嫂来了。”

胤誐瞧见胤禛过来,连忙扯了扯旁边的胤禟。

胤禟愣了下,抬眼瞧去,便看见一个容貌盛艳,眉眼端庄的女子正瞧着他们。

他到底还知道规矩,连忙朝其他人使了个眼神,把手上的渔网放下。

“见过四嫂。”

胤禟等人行礼说道。

满族男女大防不像是汉族那么严重,平日里,乌林珠也是偶尔会碰见胤禟等人的,因此,胤禟等人对乌林珠这个四嫂还是比较客气。

“不必多礼,起来吧。”

胤禛说道,他的眼神在地上那些已经奄奄一息的鲤鱼身上扫过,对胤禟等人说道:“你们抓这些鱼是在比赛吗?”

搁在以前,以胤禛的脾气那是二话不说就对胤禟等人呵斥一番,可被乌林珠熏陶了一阵后,胤禛反而觉得乌林珠的方式更加有效,胤禟等人都不是不懂道理的,直接呵斥固然能让他们停手,但是他们心中也会相应的产生不服气的心思,而且也不领情。与此如此,倒不如和他们好好说,给他们台阶下。

胤禟朝地上那些死鱼瞧去一眼,心虚地摸了摸鼻子,“我们是在比赛。”

“那谁赢了?”胤禛笑着问道。

“还没出结果呢。”胤誐见胤禛不是来发脾气,心里头松了口气之余,笑嘻嘻地说道。

“既然你们没出结果,那不如我来当裁判如何。”

胤禛说道。

“这自然好。”胤誐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

胤禟连阻止都来不及,他不由得哀怨地瞪了胤誐一眼,这个蠢货,他没瞧出来四嫂是来兴师问罪的吗?

“不过,你们既然只是比赛,那想必不是为了吃这些鱼,不如让人拿些水桶来,把钓到的鱼放进去怎么样?”胤禛心平气和地说道。

胤禟等人脸上都蹭地一下涨得通红。

这些阿哥都不是傻子,胤禛话语里什么意思,他们自然听出来了。

“小松子,快去拿些桶来。”

胤禟红着脸,对小太监吩咐道。

小太监答应了一声,忙去提了四个木桶回来。

趁着这空子,胤禛让小荣子等人把岸上那些鲤鱼先放回去,能救回多少就多少。

胤禟等人瞧着更是无地自容。

尤其是胤禟和胤誐这两个当哥哥的。

胤禛趁此机会,说道:“你们要钓鱼不是不行,不过既然不吃,就没必要让这些鱼没命。这御花园的公公照顾这些鱼不容易,死的太多,他们也不好交代。再说了,”他压低声音若无其事地说道:“若是等皇阿玛回来,有人趁此机会告到皇阿玛跟前,你们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胤禟和胤誐等人愣了愣。

他们的后背窜起一股寒意,这会子才感觉到后怕来了。

要说他们往日虽然皮但也没有到这种地步,估计这回是因为上头几座大山都走了,所以才放肆了。

毕竟他们都住在南三所,娘娘们就算想管,有时候知道得也太晚。

“我不想钓鱼了。”

胤祯迟疑着说道。

“我也是。”胤祥后背出了一身冷汗,他额娘不过是嫔位,他要是惹了麻烦,胤禟等人可能没事,他额娘说不定要受他连累。

“你们倒也不必担心。”

胤禛瞧见他们脸色煞白,便笑着说道:“若只是钓鱼,谁会说你们。”

胤禟这群人顿时明白了,也不敢胡乱造次,老老实实地钓起鱼来了。

被胤禛一提醒,他们也没什么玩耍的心情,钓了几条鱼后,就各自回去。

胤祯临走时忍不住拿眼睛瞧了瞧胤禛。

“怎么了?”胤禛问道。

“四嫂,您真是个好人。”

小崽子胤祯红着耳根说道。

他四嫂长得真好看,“和我四哥真是男才女貌。”

胤祯这话说完,就蹬蹬蹬带着太监宫女跑了。

胤禛愣在原地,半晌后唇角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御花园的事终究还是瞒不过诸位娘娘们。

荣妃和惠妃等人心中暗道可惜,要是没有老四媳妇掺一脚,等万岁爷回来,她们便可以告上一状,她们和胤禟这几个阿哥是没仇,但是和他们母妃可有仇。

宫里头份位就这么多,这几位娘娘当初从下头往上爬的时候,可没少给彼此使绊子,即便表面上看上去和乐融融,但如果有机会坑别人一把,她们是不会介意推一把手的。

“你瞧瞧你,真把自己当成个大爷了!”

宜妃提溜着胤禟的耳朵,“拿渔网在御花园里头捞鱼,得亏你想得出来干这种事!”

“疼疼疼,额娘,我知道错了。”胤禟连忙认错道。

“真知道错了?”

宜妃瞧他那模样,心里头就软了,松开了手,却还是板着脸问道。

“真知道了。”

胤禟摸着耳朵,委屈巴巴地说道:“我就是一时兴起,没想那么多,等四嫂来提醒,我就已经后悔了。”

“哼,你是仗着你额娘不知道前头的情况,太监们也不敢打你小报告,才这么肆意妄为,这事可大可小,那些个有心人要是真想做文章,你额娘可得被你害死了。”

宜妃白了他一眼,嗔怒着说道。

“额娘,我知道错了,我从今儿个开始再也不敢了。”

胤禟早已知道后悔,拉着宜妃的手撒娇道。

宜妃到底是心疼儿子,绷不住表情,被他说了几句好话就软和了脸色,她拿手指戳了戳胤禟的额头,“你啊你,往后可长点儿心吧,你额娘早就让人去重新买了鲤鱼放回去了,那些个小太监也都打点好了,你皇阿玛真问起来也不怕出事。你额娘如今是还有些本事,能应对得过来,可你也得替你十弟想想,他额娘病了这么几年,倘若你十弟出什么事,你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胤禟越听越羞愧,低着头,一言不发。

宜妃见儿子这幅模样,才不说了,她是看着胤禟从小到大的,自然知道他的脾性,露出这模样,想来日后是再也不敢了。

这回还真得多谢老四媳妇。

宜妃这边对胤禛是感激不尽,另一边,德妃得知此事后,却冷笑一声。

“这做嫂子的碰上一群小叔在,不说避开,反而陪着他们胡闹,这老四媳妇说什么贤惠呢,这妇德就过不了关。她巴巴地搞出这么多事来,不就是想讨好宜妃和本宫。”

“娘娘慧眼识人。”柳嬷嬷在旁边拍着马屁说道。

德妃唇角勾了勾,她对柳嬷嬷问道:“说起来,宋氏那一胎得有七个月了吧。”

“是的,娘娘。”柳嬷嬷回答道。

德妃眼中掠过一丝冷意,也差不多该是时候了。

“阿嚏!”

宋氏猛地打了个喷嚏。

她揉了揉鼻子,带着困意地靠在榻上。

流月瞧了眼敞开着的窗户,道:“格格,要不奴婢把窗户关小一些吧,免得您着凉。”

“不必。”宋氏忙说道,“我只是觉着鼻子有些痒罢了。”

她现在怀着孕,宋氏对这胎着紧得很,压根不敢用冰,更不敢随便走动,这天气本来就热得很,要是再把窗户给关上,那简直是要闷死人了。

“说起来,大后日是不是徐太医来请平安脉的日子了?”

宋氏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对流月问道。

流月点头道了声是,宋氏眼睛闪了闪,她这阵子夜里总觉得肚子时而作痛,明儿个可得趁机问问徐太医这是个什么情况,宋氏不敢把这事告诉别人,那徐太医是给她药丸解了避子药药性的,又从她怀孕到现在都负责把平安脉,宋氏也只信得过他。

“福晋,爷送东西回来了。”

一大早,胤禛在屋里瞧着棋局,小荣子就满脸喜色地走了进来,回了这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