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2)

加入书签

出了乾清宫的门,天色已经漆黑,廊下点了宫灯。

玉融提着疲惫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回自己的院子。

劳累了一天,就是铁打的身子都沉不住,玉融靠在榻上眯了会儿,昏昏欲睡,就是连晚膳都不想用。

似睡非睡时,耳边传来恼人的噪声,一下又一下,震得玉融不得清净。

她猛地起身,结果一下子身子起来得太猛,头晕眼花的,恍惚间不知今夕是何夕。

愣愣的坐了半响,听见那恼人的叩门声又起,这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

玉融忙不迭去开门,却见是梁九功独自站在门口。

“梁公公。”

“我瞧着你这丫头就不会照顾自己。问了人,说是你连晚膳都没领,这不,给你拿来了。”

梁九功将食盒拎到玉融面前,玉融接过,“多谢梁公公,真是太麻烦了,梁公公进来休息会儿吧。”

玉融知道,没有特别的事情,梁九功不会亲自来找她。

梁九功极少来玉融的院子,这么多年,也只来过两三次而已。她粗略打量一眼,他笑道:“你这收拾得不错。”

脑袋一侧,不经意看到侧边墙角一排苍翠整齐的竹子,梁九功又想起一些往事来,眼中浮起一丝悲哀,过了半响,梁九功才缓缓的说:“这湘妃竹还是那年从承乾宫移过来的那些吧,竟然长得这样好了。”

玉融唇角一弯,脸上浮出浅笑,说:“头两年竹叶都是枯黄的,到了第三年,突然就变得浓绿起来,一年四季长青不败。”

“好好好。”梁九功一连说了三个“好”,“也是你悉心照料的结果。”

入屋内,玉融沏了杯茶,梁九功侧头,看到玉融的手上缠着厚厚的百布,问:“伤口可处理好了?有没有找太医开药?”

玉融只说:“多谢梁公公关心,玉融已敷了药了。”

这就是没去太医院了。

梁九功叹了口气,“你别当这是小伤,天气越发的热,伤口容易发脓。你身子本来就弱,再病一场可不得了,皇上还点了你去热河呢。”

玉融点头,道:“玉融明日便去太医院。”

梁九功细细打量着玉融,意味深长的说:“你和晴巧一起入宫,从不经世事的小宫女到现在,我也算是看着你们长大的,皇上总说,你们是他的左膀右臂,失了哪一条臂膀都不好受。”

“晴巧长得和二公主有三分像,故而皇上一直对晴巧宽仁有加,没想到这份厚爱却令她生出狂悖之心。”

康熙的二公主乃荣妃所出,已封了荣宪公主,远嫁蒙古去了。

那是康熙第一个平安长大的女儿,当年闹起和亲一事,荣妃哭着跪着哀求皇上不要让荣宪公主抚蒙。宗室的女儿这样多,随便挑一个也能彰显皇恩。

可康熙心里决定的事,哪里会因为妃嫔的哭闹而改变的。

满蒙一家亲。

天子之女抚蒙,荣宪公主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荣宪公主怕康熙为难,亲自去求了和亲的圣旨。

公主深明大义,更得康熙的疼惜和愧疚。

可公主远嫁,平日里与康熙的联系也只有寥寥几封信而已。

晴巧那三分似荣宪公主的容貌,让她在乾清宫的路,走得顺畅无比。

“可玉融,皇上最看重的,是你。”梁九功缓缓说:“你是懿娘娘要护的人,你是懿娘娘在仙逝前苦苦哀求要皇上善待的人。”

玉融垂眸,恍惚间,又想起那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姨母带她去承乾宫见皇贵妃,姨母说,那是后宫中最尊贵的女人。

玉融却觉得,那是世间最温柔的女人,她就那样轻轻的笑着,嘴唇的颜色很淡,说话的声音很轻。

后来玉融才知道,她病了,病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却仍然对她伸出手,将她从火坑里拉出来。

皇贵妃说,等来年开春,就派人来接她进宫。

那是她第一次见皇贵妃,也是最后一次。

来年春天,玉融等到的是梁九功,也等到了佟皇贵妃的死讯。她已经是皇后了,去了遥远的景陵。

玉融想谢谢她,也只能对着画像磕头。

爱屋及乌,就因为孝懿皇后一句话,康熙愿意将一个小丫头破格带进宫。

比起晴巧,梁九功知道康熙更不愿意看见玉融出事。

“还有五年,你就可以出宫了。”梁九功笑了起来,“可曾想过,出宫以后要怎么办?”

玉融缓缓摇头。

懵懂无知时就入了宫,对宫外的记忆寥寥无几,出去以后,她能怎么办?

“那现在就可以想想了,免得真到了出宫那日,你还是这样糊里糊涂的。”

这孩子,表面看上去对什么都不上心,其实在深宫多年,早磨平了她的棱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