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演前夕(2 / 2)

加入书签

“你要开工作室?”导演继续往下猜,“然后转型”

穆文洲把茶杯递到导演嘴边,给他灌了一口茶,铁观音清甜的味道淹没了导演想说的话。

“还真是没有导演猜不出的发展。”

“还真是啊”导演长叹口气,然后眼睛里浮现一股精明,“还好当初我坚持捧魏梨,以后等他登顶时,我通稿都想好了,就叫‘影帝的出道综艺’”

“差不多行了。”穆文洲喝净最后一口茶,开始收拾茶具,脸上写满了送客的意思。

“行行行,我走。”导演无奈,他看得明白这还能怪他么,但是此时他心里已经爽歪歪了,当初他选择相信魏梨的选择,估计是他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有的时候,一个节目火只需要一个契机。《入戏》前几期虽说反响很不错,但是第一期和第五期的收视率相差不大,也就是说看《入戏》的人一直都是那一群,没有新观众入股节目,老观众黏度也很高。

其实这并不是特别好的事情,因为《入戏》除了学员自带的热度之外没什么爆点,也不够出圈。

前五期唯一的爆点是魏梨官宣参与节目,但却没掀起太大的水花。

第六期终于迎来了一次爆点,还是托魏梨的福。

魏梨那个剧本着实吸引了很多人来看,把自己的黑料公开摆在众人面前,这种做法有效是有效,但是真的敢于这么做的人并不会太多,这样做无异于给网络暴力的人提供了又一次机会,而且这一次主角本人还不能回避,反而要笑着和他们一起开玩笑。

节目组连夜赶制了一个关于魏梨这一组创作的小花絮,带上了真相永不迟到的tag,然后就被一家很有名的主流媒体转发,并且发表了他们的观点:“真相会迟到,但永不会缺席,每一句无意的恶意,都有可能为他人带来无可估量的影响。”

在此之前,类似的选秀节目出圈都是靠一些梗和搞笑情节,靠着如此正能量的出圈的情况大概真的是头一次,而另一个角度来看,魏梨作为主角被主流媒体转发,或许也意味着魏梨之前上过热搜的那些事情或许确实并非属实。

第六期的播放量要比第五期高出足足1/3,魏梨的微博下面也涌进来一大批新鲜血液,他们都在等这一部剧本,他们都在等一个真相。

真实善良的人本不应该承担伤害,那些真正做了违背良心之事的人才应被惩罚。

这是最基础的良知,原本应当人人都知晓。

可惜这些人释放出的善意魏梨没机会接收,他还在带着组员们对最后的成品进行打磨,不仅是魏梨,其他组也是如此。距离第二次公演没有太多时间了,对于凝聚了每一组成员全部心血的剧本,他们都希望把它做到最好。

绝大部分人都是头一次参与这种剧本的创作,也是头一次拿起笔,写下关于一个角色如此多的内容,密密麻麻,是一个剧中角色的一段人生,被他们拿笔写了下来。

有人感叹,他们现在演这些角色,似乎真正找到了“入戏”的感觉,他们可以成为他们笔下的角色,因为这个角色的一举一动都是由他亲手写下的。

这就是入戏的感觉么?

对于这个剧本,很多人的感情要比自己演过的其他角色还要深,就仿佛是自己的孩子,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最好的呢?

今天是第二次公演的前一天。穆文洲作为演技课的导师,负责最后一天的验收工作。

“真相”b组的戏到了最后一幕,戏中,王颂说完自己的台词,转头看向身边的魏梨,魏梨应该接着说他的台词。

魏梨不经意和抱着手臂看他们排练的穆文洲视线交错了一下,他很快看向王颂,念出了他的最后一句台词。

他们是最后一组排练的,前面几组演完,穆文洲都会给出一些改进意见,可是他们却很久没等到穆老师的点评,几个人互相对视,还悄悄去瞄穆文洲。

穆文洲埋头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写完之后抬头就往他们这边走过来,准确点说是直奔魏梨而来。

他一只手搭在魏梨肩膀上,他要比魏梨高半个头。穆老师微低下头,用仅有两个人听得见的声音跟他说,“一会儿留一下。”

魏梨今天一天一直在改进剧本最后的小瑕疵,此时他困到倒头就能睡着,他听见穆文洲的话,有些懵地点了点头。

穆文洲看见魏梨点头,才满意地跟面前站着的其他学员说,“不错,保持状态,你们就按这个状态上台就行,之前的小问题都不要忘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早点休息,明天加油。”

“谢谢穆老师!”

“穆老师辛苦了!”

“您也早点休息!”

学员们齐刷刷鞠躬感谢,现在已经是晚上11:00多了,穆文洲整个一天都在陪他们把最后的一些细节进行改进,从早上9:00一直到现在,穆文洲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可以说在场的61人里,穆文洲才是最累的,上午和下午还有三个助教老师一起帮忙练习,但是助教老师们并不能住在学员和节目组的宿舍,他们到了晚上6:00的下班时间都打卡按时下班了,后面5个小时就都是穆文洲一个人在忙。

大家都很累,急着回去抓紧时间补觉,保证明天的好状态。

魏梨拍拍身边王颂的肩膀,“给我留个门,我晚点回去。”

王颂已经快睡着了,他点点头,“梨哥你早点回来啊,不然明天要有黑眼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