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七十二章(2 / 2)

加入书签

高顺将身体瘦削的郭嘉拉到自己身后“先生小心,刀剑无眼,不要站得这么靠前。”

乐进也在守城墙,仗着身手灵活、武技精湛,收割了不少匈奴的脑袋,马刀都砍得钝了。不过匈奴毕竟凶猛,一个不小心,竟然被一个匈奴将领从背后袭击,为了躲避狼牙棒,不小心从城墙上跌落。

城墙很高,跌下去非死即伤。好在乐进运气极好,正好撞倒了几个在攀墙的匈奴人,落地的时候有人做了人肉垫,只是受了些轻伤。他从地上捡了一把长枪,戳死了旁边的几个敌人。掉入了敌军的窝,几乎是九死一生了。而且爬墙回去显然不现实,一定会被后头的匈奴用弓箭或者长枪弄死。

在这种危急的境地下,杀得兴起的乐进反而冷静了下来。他见周遭攻城的不少匈奴杀红了眼睛,没有几个人注意到他,便往地上一滚,迅速借着几个死人堆在一起的尸体掩护,把汉军的铠甲给脱了下来,换上了旁边匈奴人的装束,打算干脆混在匈奴人中砍人。

郭嘉见匈奴人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城墙上爬,心知汉军接下来支撑不了多久,当以长攻短,利用汉军最擅长的布阵在城墙下和匈奴近距离开战。于是吩咐身前的高顺“高将军领军,是时候打开城门了。”

高顺愣了一下,随即想到昨日探讨战略的时候吕布也同意过,一旦守城无力,干脆就打开城门,先使用霹雳弹集中碾压匈奴,再以长枪云龙阵为首打退匈奴的一波攻击。于是立即打军旗传令下去,打开城门。

见汉军城门已开,方才不怕死一样挂城墙的匈奴人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自然是不爬死亡率超级高的城墙了,都往城门这涌来。

“扔霹雳弹”高顺一声令下,百枚霹雳弹齐发,将汹涌而来的匈奴炸得人仰马翻。高顺黝黑的面上却不见丝毫的放松,毕竟这是霹雳弹最后的库存了。他冲在阵前,大声喝道“并州儿郎们,为了家乡的父母乡亲,随我冲啊”

城墙上的守军缓了一口气,城下烧的热油也及时得送到了城墙上,汉军疯

狂反击,将挂城墙的匈奴人用热油浇了下去。

汉军直接不和与匈奴人较量远距离骑射和马上功夫,城墙上带着铁蒺藜的各色渔网抛到了城下的地面上,使得匈奴人的马匹寸步难进。高顺带领熟练运用冲锋战术的一千步兵和匈奴的步兵短兵交战。凭借匈奴人那点浅薄的列阵战术,哪里比得上经过各色阵法演练精锐汉军。汉军以一敌三,越战越勇。不多时,吕布也带着足以以一敌十的百余亲兵加入了战场。汉军人数虽少,却士气高昂,竟然硬生生将匈奴逼退了百米。

见汉军竟然抵挡住了己方全力的出击,左贤王心下十分不安,因为他昨日已在单于的逼迫下立下了必攻克城池的军令状。眼见形式不好,连忙带着亲随支援。然而加入战团后,竟冷不防被己方一小兵从斜后方刺中,在视线里失去阳光的最后一刻,他隐约听到一个年轻的汉人声音畅快地喊道“可真是一颗大好头颅”

双方的步兵展开了一场生死拼杀,随着铁蒺藜被匈奴人清理掉,匈奴人的骑兵也加入了战营。汉军不甘示弱,步兵回城休息,城内的骑兵齐出。

城墙上暂时无忧,郭嘉下令“三弓床子弩准备”

三弓床子弩威力巨大,在平叛孔伷过程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可惜运输不太便利,刘协暂时只支援了并州五架用来保护重要城池。在和吕布见识了三弓床子弩的威力后,郭嘉直接建议带上它来守宁远城了。

汉军这是憋着大招呢,之前不用是担心三弓床子弩齐发的铁枪被匈奴人给捡了去,平白增加他们的战斗力。如今被逼到这份上,郭嘉再无顾忌,趁着两军的骑兵还未交锋,郭嘉下令“发射”

顿时,成排成行的铁质锋利标枪被强力射出,直接将匈奴骑兵的前排击穿

“第二波准备”

匈奴骑兵又倒下去了一排匈奴人受到了大惊吓,然而不敢抵抗主帅的冲杀命令,只得将性命豁出去了“冲啊”

“第三波”

匈奴人冲得近了,第三波后郭嘉就下令停手,否则容易伤到己方。吕布随意地用手把脸上的血一擦,用脚蹬催促了下神俊的赤兔马,一马当先,持方天画戟朝匈奴人直扑

而去。他挥舞着方天画戟,方天画戟如同旋转的风车,舞得滴水不漏,弹开飞来的箭矢。

冲到了敌营,吕布仗着天生的神力,仿佛是切瓜砍菜一样,将前排的匈奴兵砍得人仰马翻。他的那些悍勇的亲随也不甘示弱,紧紧跟在他的身后冲杀,长枪、长矛齐出。带着一百精锐,吕布竟然将敌军拦腰切断,本来只是想攻城没想列阵防御的匈奴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场战争一直杀到天黑,匈奴损失惨重,最后借夜色的掩护落荒而逃。

吕布已杀到脱力,其他人也是无力再追。见匈奴人落败,吕布脱力地倒在了地上,方天画戟滚落在身侧。他大口喘着气,不一会儿高顺也躺倒在了他身侧。

吕布问“唔,看来匈奴人是逃得远了”

“就像是火烧屁股一样,火急火燎地跑远了。”

吕布忍不住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这场激战的结局令人难以置信,打败了足足是己方人数两倍之多的匈奴人。这并不是简单的以少胜多,因为这次来包围宁远县中大半是匈奴王庭的精锐。

高顺也同样激动,本来他们的任务只是拖住匈奴人精锐,为常山郡赵太守和太原郡王太守兵分两路千里奔袭匈奴兵力空虚的大本营创造机会,没想到竟然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更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