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火绳枪(1 / 2)
堡前南洛镇粉条作坊长柳小二来了,他如今有了几分气场,毕竟管辖数百人制作粉条,不再像是之前一脸愁苦之姿。
“里长!”柳小二上来就要磕头。
“粉条储备如何?”魏昶君制止他的跪拜。
“粉条储备约莫四万斤,土豆种子留了八千斤,土豆留了两万斤,不过大家有点吃腻,更喜欢吃土豆粉条。”柳小二苦笑。
“吃腻正常,土豆虽然饱腹但经常吃很容易腻,等两个月后红薯出产,红薯的口感比土豆好,并且红薯藤和叶炒着好吃。”魏昶君松了口气。
“吾甚期!”柳小二兴奋无比,他现在一门心思期待粮食,恨不得拼命种地囤积粮食,粮食越多,他越是感到安全,数月前从陕西一路逃亡回来实在是饿怕。
柳小二走后,魏昶君走下乡堡,从正面督视该堡。
陈良镇乡堡巍峨,堡墙光滑,居高而下之间有一股浩瀚,并且堡门预留了红夷大炮射孔,城墙有半人高的鸟铳射孔。
可惜现在还没有红夷大炮,就连鸟铳都是少数量还没有投入军队。
“需抓紧,红夷大炮才是重中之重。”
魏昶君喃喃自语,大清为什么能胜利。
其中最大一个原因不光是地主阶级投效,还有是红夷大炮和鸟铳的广泛应用,这导致大清武器全面升级。
而大明,到处叛军,鸟铳腐烂,毫无督管,完全无一战之力。
崇祯十七年比拼的是鸟铳,火炮,佛郎机。
机炮和红夷大炮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共生互补的关系。
如红夷大炮,性能威力更胜佛朗机炮,但大炮重,移动运输困难,只能作为定点火力支撑使用,而且红夷大炮属于前装炮,射速慢,威力大,少数炮无法做到持续射击。
佛朗机炮则较轻,一辆马车即可完成运输,可大规模布置,有着机动,短射程突击能力,但缺点是火力小,除非组成大规模炮群,不然敌人一旦拉开距离或骑兵快速冲锋无法造成有效伤害。
鸟铳则是补平两者缺陷,自洪武年前伊始,朱元璋便对火器极其上心,他筹建军器局并于定“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洪武年间的补兵队伍每百人便有十名火铳手。
当时火铳分为两款,分别是碗口火铳,直筒火铳,这两种都射击缓慢,但规模之下一样能对敌人造成破甲范围伤害。
嘉靖初期火铳兵更是达到了一万多人。
只是嘉靖,万历,崇祯年间,整个大明朝像是科技停止,火器落后,购置葡人红夷大炮,最终论于灭亡。
想到此处魏昶君暗下决心必须筹建一支——火绳枪军火绳枪意味管型火器从手动点火转向半机械化点火,也叫蛇杆火绳枪,构型火绳枪,每分钟可发射2—3发子弹,射程为160—200米。
如果让一百人兵卒装配火绳枪,一百人一分钟可同时发射近三百子弹,这对于鞑子轻骑完全是覆盖射击,当靶子一样横扫。
然后配合佛朗机炮的中近距离轰击破坏敌人阵容,红夷大炮远距发射破坏敌人心理防线,能够形成炮火初级覆盖,加上轻骑游走,红袍军卫刺裂,完成阵容推进,哪怕在野地也可以和鞑子进行野骑对轰,阵地对垒!
火绳枪太重要,火绳枪在明朝末年曾经闪耀一时,但而后烟消云散,因为大明朝没有真正的官员,真正工匠,专项资金前来批量研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