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前途未卜!(2 / 2)

加入书签

当然防守派的官员不主张进攻,是因为国力也不支持,这些官员不知道什么叫做小冰河时期。但是他们也能感觉到,最近老天爷都不帮忙,连续十几年都是灾年啊!

甚至这种灾年从万历年间就开始了,例如《明史61五行志》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冬,以气候炎热著称的广东居然下起了大雪!

雪大如珠!又如鹅毛!并且一连下了六到八天!连当地老百姓都说从没见过这样的!田里的庄稼纷纷冻死啊!可是连地处热带的广东都这样了,其他更冷的地方还能有好吗?田里的庄稼还能存活吗?可是在那个以农为本的时代,这就是要了老命的事情啊!

这就导致了百姓生计日益维艰!朝廷定下的辽饷和其他各种赋税都收不上来,国库日益艰难!

所以在这种内外交困之下,连自己过日子都勉强了,是不宜发动反攻的,只能采取守势,徐徐图之,等缓过这口气后再说。

而进攻派的官员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的观点是,抛开民生国力不谈,虽然我军在整个辽东战场上,遭到了小挫,但是总体上我军仍然占优——三十万人对后金六万。

所以完全可以以攻代守,出兵恢复失地的嘛!

甚至运气好的话,直捣黄龙,一口气打到后金军的老家去,活捉努尔哈赤,消灭这个最大的祸害,也不是不可能的嘛!

而在这二种观点中,袁应泰就是属于其中的进攻派!主张出兵反攻,恢复失地的。

当然这两派的争端,还牵扯到一个党争的问题。

也就是防守派的旗手是熊廷弼,而熊廷弼虽然才干不凡,可是脾气非常火爆,往往几句话不和就要骂人,所以他那张臭嘴在朝堂上得罪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东林党人。

所以哪怕在他任职期间,一力防守,有效遏制了后金的扩张,辽东人心逐渐安定(熊廷弼是袁应泰之前的辽东经略,可惜只当了一年多就被赶下台了)。

可是东林党人出于党争,就必须要拿下熊廷弼的!然后换上了他们这一方面的大将袁应泰。

可如果还是萧规曹随,如果没有超过熊廷弼的成绩,还是继续执行熊廷弼的防守政策,那还要换人干什么呢?

所以出于这个目的,袁应泰和他背后的主子也一定要发动反攻,以进攻论代替防守论,以期打开辽东的局面!当然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说这个党争流毒遗毒深远啊!

并且袁应泰身为辽东经略,全权指挥辽东三十万明军,也完全有能力来执行这个战略。

只是在理清此间的来龙去脉,甚至是来自朝堂之上的角力后,高耀晋却是急了,甚至事关如此重大,他都顾不得什么为尊者讳了,而是当场表示了反对——国家大事那是能开玩笑的吗?

他就是直接对张铨道:“大人此事万万不可啊!袁经略此举太过冒险!甚至照此行事的话,我沈阳城将危矣!我整个辽东将危矣啊!”

甚至高耀晋感觉这么说力度还不够,马上接着道:“以下官看来,我军现有的实力守城都嫌不足,更不要说反攻了!甚至这要是继续一意孤行的话,只怕萨尔浒之祸就在眼前!”甚至以高耀晋的语气,就差说袁应泰是杨镐的翻版了!书生意气!不懂军事却要瞎指挥!

“哦,你居然也是这么看的?”而张铨一听就来了兴趣,他作为这个时代难得的精英人物,在得知了袁应泰的计划后,当即就表示反对的。

只可惜他虽然以正四品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屈尊出任了辽东巡按,并可兼管地方事务,都能算是整个辽东的三把手或者四把手——地位等同或仅次于高耀晋的老爹高邦佐,可惜还是管不到辽东经略头上。

所以几次反对无效之后,这才无奈前来沈阳寻求支援的。

只是他在过来的时候就没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沈阳城不是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么?而且以他对贺世贤等人的了解,也知道他们都属于标准的武将,打仗可以,动脑子就不行了。

所以他此次前来,只是想尽最大的努力而已。可是现在他却收获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甚至如此旗帜鲜明表示反对出兵的,还是沈阳大捷的主导者,沈阳防守法的创造者,这是他在这几天的四处求援,屡屡碰壁中,第一次遇见的!所以那种惊喜……

“高贤侄所言真是一针见血!但是现在你这样说,要是在袁经略当面,你也敢这样说吗?”

不过在惊喜之后,张铨却是玩味的问道,要看看他的决心——不要背后放嘴炮,当面就成了哑炮。

“有何不敢!虽千万人吾往矣!”高耀晋的回答却没有丝毫迟疑!虽然真的当面陈述的话,措辞方面肯定要注意一下的,不能这么激烈,但是这个意思是绝对不会变的!

不然的话,只为明哲保身而置大局于不顾,只为个人利益而罔顾国家利益,那不是和某些狗屁文官一个德行了吗!这种事高耀晋是绝不会做的!正所谓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自幼深受史可法精神熏陶的高耀晋,这是他最根本的立场!

“好好好!只是本官观你年少有为,有如锥立囊中,未来前程不可限量!可如果因此而恶了袁经略,误了日后大好前程,你也敢吗?”张铨看似随意,实则两眼炯炯有神,紧盯着高耀晋道。

“有何不敢——生为男儿大丈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高耀晋就是掷地有声的道。

“好好好!好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张铨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就是开心的捻须大笑啊!甚至那叫一个笑的舒畅……

先不说这句话的精粹,都称得上是千古绝句的,单单是其中表达出的含义,就让他开心不已啊……这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这就是吾道不孤啊!所以张铨看向高耀晋的眼神已经变得激赏无比:“果然不愧是我大明的后起之秀!沈阳乳虎啊!本按在辽阳遍寻后援而不得,没想到却在区区一个沈阳城遇到了!好好好!”

“大人过誉了——”面对这一代名臣的大力赞赏,甚至连他那个绰号都知道了,高耀晋却没有丝毫的自得,因为他很清楚,他能得出这一结论,反对出兵,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作为专攻明末历史的研究生,他对于当前的整体局势有着他人所不及的深度和广度,更兼作为二次沈阳大捷的参与者,对于后金军的实力更是有了直观的认识。

所以正因为知道的越多,他反而知道以此时明军的实力,是只能守城,不能进攻的!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并且以原本的历史进程来看,也证明了这位袁经略的计划不可行。例如在原本的历史上,正当这位袁经略积极策划,上蹿下跳,准备出兵十万大举反攻的时候,老奴已经先他一步动手!并且见效迅速,只用了短短一天就攻下了明军重镇沈阳!

进而又马不停蹄的挥师南进,只用了短短四天时间,又把袁应泰亲自坐镇,拥兵六万的辽东第一坚城辽阳城给攻了下来!所以袁应泰的反攻计划还未实施,就已经胎死腹中!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计划的不可行。

你说在这两场沈辽大战中,明军都是据城而守,以逸待劳,依然不是后金军的对手,三下二下就被打趴下了,这要是再行出城,长途行军和女真人打野战,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所以综合以上,高耀晋知道要绝对,乃至必须阻止这个计划的!不然的话,整个辽东镇危矣!整个辽东五百万军民危矣!乃至是被老奴取得了这么大一块基业后,整个汉人江山危矣!又或者从他个人角度来说,也必须要阻止此事的!

因为等到贺世贤、尤世功等都要奉命出兵的话,他一个小小的百户官就算没有随行,也差不多要交待了!毕竟覆巢之下,又焉有完卵呢?所以此事必须阻止!

当然客观的说,这位袁经略也算是有骨气的,在还未执行计划,沈阳辽阳就接连失陷后,都毅然举火自焚,用自杀来为他的错误买单的,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因为到了那时,辽事已经无法挽回!随着明军两大重镇落入敌手,连带着两镇周边数百座军堡,辽东、辽南的数万平方公里国土一起沦陷——整个辽东一日为之变色啊!

并且这个其中,辽阳城的失陷更是意义非同小可!甚至都可以说是敌我两军在辽东交战的一个转折点!这都大夏已倾了!

因为辽阳城是什么地方?那是大明辽东都司所在地!是大明在整个辽东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军政中心!统治中心!是辽东的首府!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辽阳城就等于后世中国的北精!

试想一下,连北精城都落入敌手了,中国还会存在吗?所以辽阳城的失陷,意义重大!这标志着辽东统治权的易主!万里江山已经换了主人!

而用老奴的话说就是,昨日辽东经略的官署,成了他今日天命汗的衙门!而这种巨变更是令辽东军民胆气俱丧!包括自此之后,明军看见后金军就望风而逃的恶劣风气,就是由此开始的。

所以大明能失去辽阳吗?能吗?

所以现在值此历史关头,高耀晋绝对要阻止这位袁经略的!就算这位袁经略以执拗著称,那也必须要阻止!

运用他的智慧!运用他的胆识!不然的话,辽东危矣!全天下危矣!他个人……也同样危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