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人比人,气死人!(1 / 2)

加入书签

走进岳阳楼,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一幅巨大的雕屏。

都不用看,我都知道那上面写的,肯定是北宋大文豪范仲淹所写的那篇《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很多人对岳阳楼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源自《岳阳楼记》里这两句千古名篇。

也正是因为这篇《岳阳楼记》,所以才让岳阳楼有了这么大的名气。

不过这玩意儿我都能背了,所以我们只是草草了扫了一眼便直接登上了二楼,不料二楼的格局跟一楼居然是一样的?

不能说是一模一样,那简直就是毫无区别!

正中央的位置,同样也是一幅雕屏,上面写的还是《岳阳楼记》,只是书写它的人变了。

据说一楼的那幅是临摹的,而二楼的这幅则是清代的书法家张照所写,奈何我们三全都是土包子,山猪吃不了细糠,根本就看不出半点儿区别。

只是随便逛了两圈,赖天宝便催促着我们直接上了三楼,三楼的格局倒是跟一二楼有所区别。

虽然同样也挂着一幅雕屏,不过那上面写的却并不是《岳阳楼记》,而是伟人亲笔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旁边的檐柱上还挂着一副对联,上书:“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落款则是长庚李白书。

说起这幅对联,其实还有一个小典故。

据说这岳阳楼修建好后,就连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也时常来这儿光顾,有一次他在游览完岳阳楼后心血来潮,居然运转神力,直接将一块石头上刻下了“虫二”这两个字。

后面这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都慕名来这儿参观这幅石刻,但却始终无人能揣摩出吕洞宾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直到诗仙李太白出现,直接在虫字上加了一个“几”字,又在“二”字上加了一个“冂”字,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虫二”这两个字表达的居然是“風月无边”的意思?

后来李白又在前面加了一句“水天一色”,刚好跟“风月无边”,组成了一副对联。

据说李白当时才刚对完上联,石刻便突然响起了轰隆一声,上面的“虫二”两字立即就消失了……

当时跟李白一起来的那些人叹为观止,立即就叫人取来了文房四宝,请李白将这幅对联写了下来。

这便是长庚李白书对联的由来。

不过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我们三对此也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之所以来三楼,仅仅只是因为三楼的视野好,可以更好的俯瞰不远处的洞庭湖。

还真别说,当我们站在窗台前极目眺望时,不远处的洞庭湖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美不胜收。

这时我的脑海中才情不自禁的蹦出了《岳阳楼记》中的那几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确实如此!

古人诚不我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