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登基(1 / 2)
得益于风清扬的全力护送之下,朱厚照得以平安无事地返回皇宫。此次惊心动魄的遇袭经历,仿若一道刺目的闪电,瞬间划破他心头的夜空,使其愈发清晰且深刻地领悟到局势的紧迫与严峻,犹如高悬于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斩断大明未来的希望之路。故而,登基之事仿若离弦之箭,势在必行,被迅速而决然地提上了大明宫廷的核心日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与希望的灯塔。
皇宫之内,此刻仿若一座巨大而精密的时钟,每一个角落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运转着,太监宫女们恰似那不知疲倦的齿轮与发条,穿梭于各个宫殿之间,为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进行着最后的精心筹备。张皇后身着华服,身姿挺拔,眼神坚定而威严,事无巨细地审视着每一个环节,任何细微的瑕疵都逃不过她那锐利如鹰隼的目光。
她轻轻拿起那件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袍,修长的手指仔细地摩挲着上面的每一针绣线,仿佛在触摸着大明的历史与未来;又缓缓地抚摸着皇冠上的明珠,那璀璨的光芒在她的眼中倒映,恰似她对大明江山社稷的深切期许与守护决心。她转身对着身旁毕恭毕敬、垂首而立的宫女们,声音沉稳而不容置疑地说道:“这龙袍的绣工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它乃是天子威严的象征;还有这皇冠上的明珠,定要擦拭得光亮如新,使其能在大典之上闪耀出最耀眼的光辉,令天下臣民皆能感受到我大明皇室的尊崇与荣耀。”
宫女们低着头,齐声应和,那清脆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随后手脚愈发麻利地忙碌起来,似是被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朱厚照则于自己的宫殿深处,与谢迁,李东阳,刘健杨廷和及几位心腹大臣围坐于密室之中,共同商议登基之后的朝政规划蓝图。室内的气氛凝重而严肃,仿佛空气都为之凝结。
“朕登基之后,首要之务便是大力整顿吏治,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除王岳等奸佞之徒在朝堂之上所滋生的毒瘤与党羽势力。”
朱厚照端坐在椅子之上,身躯微微前倾,那眼神之中仿若有火焰在燃烧,透着果断与决然,犹如即将出征的帝王,右手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每一下都似敲在众人的心间,传达着他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谢刘几人看到朱厚照如此,十分激动,都在心里感叹:太子长大了
“陛下圣明烛照。臣等自当肝脑涂地,全力辅佐陛下成就大业。然而王岳在司礼监经营多年,其根基深厚如盘根错节的古木,难以轻易撼动,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发朝堂动荡,危及大明根基。”杨廷和拱手行礼,面容之上带着凝重之色,眉头微微皱起,恰似被阴云笼罩,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朕自是明白,杨大学士。可先从一些官职低微却作恶多端的小官入手,仿若抽丝剥茧一般,逐步瓦解他们的势力网络。与此同时,朕欲推行一系列全新的政策,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大明的每一寸土地,以改善民生,增强国力,使我大明的根基愈发稳固,如巍峨高山,屹立不倒。”
朱厚照缓缓站起身来,于室内来回踱步,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他对未来的宏伟规划与坚如磐石的决心,似要在这宫殿的地面上踏出一条通往盛世的康庄大道。
“殿下所思所想,实乃高瞻远瞩。譬如兴修水利,可使农田灌溉无忧,旱涝保收;鼓励农桑,则能让百姓衣食富足,仓廪充实,此皆为国家稳固之根基所在。”谢迁微微点头,眼神之中闪烁着对新君的期许与敬仰之光,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登基大典的日子,终于在万众期待与紧张筹备之中来临。是日,天色破晓,晨曦微露,天边泛起一抹绚丽的鱼肚白,渐渐地,那柔和的光线如轻纱般洒落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晕,仿若为这座古老而威严的宫殿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