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楚国市集 乐官相邀(1 / 2)
走出大街,余音和郑旦准备找个食肆吃饭,赶路两三天都吃的米饼,干硬无味实在难以下咽。
走在街上时,余音仔细观察,发现鄀都是有旅店的,这时候民间的客栈都叫逆旅,也提供饮食服务。
来鄀都的路上也是有旅馆的,但那是官方在周道(国道)设置类似驿站的舍,大约三十里一舍,当年晋文公重耳对楚军退避三舍就是指的这个舍。
余音和郑旦没有证明身份的符节,没法进去休息。
难得放松一下,余音牵着郑旦的手走向城西,来时薛烛说那里是逛街的好地方。
此前在鄂邑时余音用野兽皮毛换了不少楚国蚁鼻钱,足够两人挥霍一阵子。
这还是余音今世第一次真正逛街,从前在越国没机会,在鄂邑是没心情,前世身为汉子时也和女人逛过街,她一直无法理解女人在逛街上的激情,每次陪人逛街她都会累成狗,而女人却兴致勃勃精力无限。
找了个旅人比较多的逆旅,余音和郑旦开始点菜,说是点菜,选择也就那几种,深秋时节连蔬菜都少了很多。
“修明姐姐想吃什么?”余音是彻底对这个时代的美食绝望了,真正好吃的东西平民是很难吃到的,除非自己去打猎。
打猎时自己做吃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比如猎到野鸭野鸡后,处理干净放点盐和自制的动物油腌制一下,放进蒸饭用的陶鬲里做一道隔水蒸鸡(鸭),蒸到刚熟起出来,肉质鲜嫩、滑口而不腻,鸡鸭的天然肉味完全保持着,每次吃都回味无穷。
“就要大豆鱼肉饭、莲藕汤,妹妹你呢?”郑旦对吃的倒没有余音那么挑剔,身为庶民能吃饱就觉得很满足。
“我来个笋干猪肉浇饭。”这个时代的猪肉没经过阉割,有股骚味,余音需要营养长身体不吃也得吃。
饭后是逛街时间,楚国的市集是有专门官员管理的。
鄀都市集上除了常见的奴隶、牛马和珍宝外,还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商人运来贩卖的翎羽、象牙、皮革、曾青、丹砂、紫菜、葛布、鱼盐等货物。
而有摊位和店铺的商人叫坐贾,这种人多数是奴隶或农民转化来的,余音看到街上只有少数贵族,这些贵族也是是让手下和是仆役去交易,自己并不会和商家交易,这和阿三的种姓制度并无区别。
这就是余音追求力量的原因,没有实力,地位比奴隶好一点的庶民是没有出头之日的,奴隶、庶民和士、卿大夫、诸侯、卿士和周天子构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序列。
这一等级通过周礼来体现,规定了不同阶级的衣食住行应该符合该阶级的规定。
庶民和奴隶不能吃牛羊,最多可吃猪狗鱼,不能穿丝织品,不能佩玉,只能穿布衣,坐车只能坐牛车……
还好现在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而楚国又是礼制相对宽松的国家,余音在楚国行走才会没那么多盘问。
同样是第一次上街,郑旦对什么都感到很好奇,左看看右摸摸,看上的东西都由余音付钱。
她在一处卖饰品的小摊上看上一个发簪,是用象牙雕刻的凤形钗子,钗子通体透白,凤鸟形象栩栩如生,雕工精细,钗身可见细小的羽毛纹路。
她及笄时用的笄是竹子做的,并不耐用,式样普通。
至于僭越这种事压根就不放在郑旦眼里,接受余音灌输过多种平等观念,又知道余音杀了越王后,她更加不在意等级这种东西。
摊主是来自南部的越人,余音和他讨价还价,最后以五十蚁鼻钱买下这支象牙钗子。
“妹妹,帮我插上。”郑旦解下斗笠对着余音道。
“姐姐真好看,好想亲一口。”余音在郑旦耳边轻声说道。
听着余音略带挑逗的话语,郑旦脸颊微红。
“骗人,姐姐我戴着面具,妹妹怎知道好看?”
“只要是姐姐,无论戴什么都好看。”
听了余音的赞美,郑旦心里美滋滋的。
之后郑旦再次买了画眉用的笔,梳子,丹砂……
最后两人又去布店量身定做一身衣服,此前两人从越国走到楚国,穿山越岭,打猎弄得衣服已有些残破。
好不容易等郑旦尽兴,余音总算松了口气。
归来路上,郑旦唱起余音教给她的古风歌《采薇》(中央歌剧舞剧院舞剧《孔子》选段),前世余音最喜欢的古风歌曲之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歌声轻快优美,只有四句,不断重复,以采薇少女的轻快无忧反衬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和处处碰壁的凄凉遭遇,和《诗经》原文所要表达士兵归家途中触景生情时心绪悲痛复杂的心情大为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