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1)
文才武略、治政之能,样样都是上上之选,朱元璋对刘基当然是志在必得。
所以,朱元璋派了一个叫孙炎的官员,带了纹银千两为聘,请刘伯温做朱标的老师。
刘伯温做大元的江西高安县丞的时候,不过是禄米六十石,俸钞三十贯,折换成白银是四十两左右。
朱元璋给刘伯温的见面礼,相当于刘伯温为大元朝廷打工近三十年的工资,够丰厚了吧?
孙炎不仅仅是朱元璋手下的华阳府知州,更是当世名士,这样的人相请,也足够给刘伯温面子了吧?
可是,尽管刘伯温不为大元朝廷所用正赋闲在家,还是坚决拒绝了朱元璋聘请。
“嗯?刘伯温不肯来?”朱元璋面色不悦,道:“他是怎么说的?莫非,觉得咱跟方国珍之流一样,只知打着反元的名义,荼毒百姓吗?”
“那倒不是。”孙炎道:“刘基确实因为方国珍荼毒百姓,帮助大元朝廷对付过义军。但他再孤陋寡闻,也应该听说过吴国公的名声。其实,那刘基只是对微臣说了些场面话。说什么自己才疏学浅徒有虚名,又年老体弱不良于行,恐怕会耽误了世子的学业,才不敢应命。但是……”
“什么?”
孙炎道:“但是,微臣不死心。当天夜里,派人秘密潜入刘伯温的家中,听到了刘伯温和她妻子的对话,终于知道了他的真实心意。他其实,主要是担心两件事。”
朱元璋道:“哪两件事?你尽管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刘基的话再难听,咱都不怪你!”
孙炎微微躬身,道:“其一,他担心吴国公并非明主。刘伯温先仕大元,后隐居乡里。现在给世子朱标当老师,不管事实如何,在世人眼中,那就是投靠了您,侍奉了第二位主君。如果您并非明主,他还能再投其他人吗?那不成了三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吕布了吗?所以,一旦您并非明主,他的平生所学,也就永无用武之地了。”
“嗯!他这番担心,也有些道理。”朱元璋的面色稍缓,道:“那其二呢?”
“其二,他担心您做过乞丐,当过游僧,出身低微,恐怕不是什么容人之辈。现在您为了得天下,会礼贤下士,会行仁政不枉杀百姓。但是,得了天下之后呢?恐怕您会……会……”
朱元璋察言观色,刚刚压下去的怒火,“腾”地一下子就重新上来了,咬牙道:“会什么?你一字不差的说给咱听!”
“会……会……”孙炎牙一咬心一横,道:“他担心您会为了免除后患,滥杀成性啊!”
“好胆!”
啪!
朱元璋一拳恶狠狠地击在几案上,勃然怒道:“说了半天,这个刘进士,是看不起咱朱元璋的出身啊!咱就不明白了,泥腿子出身怎么了?怎么就不能容人了?怎么就会为了免除后患,滥杀无……诶!”
话说到这,朱元璋忽地想到了什么,面上的怒气迅速消散,甚至变为了轻松的笑意,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咱不跟这酸腐文人一般见识。不但不一般见识,咱还要以德服人!”
很简单的道理,刘伯温嫌弃朱元璋的出身,这是朱元璋改变不了的。某种程度上讲,他也算料定了朱元璋的性情,朱元璋当然会勃然大怒。
但是,话说回来。
那又怎么样?朱元璋有个好儿子啊!
朱元璋的老爹是饿死的饥民,出身低微之极。但是,朱标的老爹,却是吴国公朱元璋,这出身还低微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