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2 / 2)
综合权衡,朱元璋最终站在了科举这边!
朱标道:“父皇英明。儿臣也以为,科举考试势在必行。但是,儿臣以为,科举制选官,有三大隐忧,不可不防啊!”
“你说。”
“其一,若行科举制。试卷就不能偏重实务。否则,寒门子弟,如何有机会学习实务?那朝廷不成了世家子弟的天下了吗?但与此同时,如此一来,科举制选出的官员论智力虽然应稍胜察举制的官员,但是论处理政务来,恐怕是稍差一些的。”
明清为什么盛行八股文?
难道,朝廷那么多有识之士,就不知道八股文的巨大弊端吗?
这里面也是有一定的逻辑的。
限定一定的考试范围,寒门子弟才有出人投地的机会。相对而言,才会更加公平。这些寒门子弟考中之后,也会对朝廷更加忠诚。
若不然,朝廷考策论,考处理政务,考山川地理,寒门子弟哪有学习的机会啊?不可能出人头地的。
但话说回来,这些进士皓首穷经的八股文,跟他们当官后处理的政务,有一毛钱的关系吗?至少,他们初入仕途的几年内,是肯定不如察举的官员。甚至,有些人一辈子,处理政务要依靠师爷、幕僚的协助的。
所以说,某些方面,“科举制”还真不一定强于“察举制”。
朱元璋当然早就知道这点,要不然,刚才他也不会说“科举制的官员们,虽然不算堪用”的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