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1 / 1)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六件大事,都是朱元璋为了大明推行新式科举在保驾护航。
果然!
很快地,大明重开科举的诏书,明发天下了!
在这道诏书里,除了和朱标商议的“三科取士”“逢进必考”“增加小吏收入”“取消官吏之别”“官吏犯罪牵连家人”“划分南北榜”等原则之外,还增加了很多细节。
比如说,新进的高丽行省,单独定榜,取士五十人。
比如说,各省考中进士的数量和名次,与各省官员的政绩考评相挂钩。一个省考中的进士数量越多,或者说进步越大,官员们的考评就越优。无论是俸禄,还是升迁,都有一定的倾斜。
比如说,各省参加科举的举人数量,根据人口、地域、对国家的贡献,综合划定。比如说,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哪个行省缴纳的税收越多,举人数量就越多。再比如说,边疆省份,虽然经济不发达,但是承担着大量的边防义务,可以酌情增加举人数量。还比如说,在战争、救灾中尽义务较多的省份,也可以进行适当倾斜。总而言之,某些省份偷奸耍滑,偷税漏税,尽量减少对帝国承担的义务。这些省份在大明朝廷政治上的话语权,会逐渐减低。相反地,对帝国最贡献越多的省份,同等情况下举人的数量就会越多,政治上的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增加了。
还比如说,大明朝廷将九品官以下的小吏等级,定为流外九品。这其实就是唐朝故智,将小吏也分个三六九等的,也好划分俸禄,进行升迁贬谪
另外,小吏们虽然增加了俸禄,但毕竟不算多,为了这点俸禄背井离乡,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朝廷规定,进士们初为小吏,虽然要离开本县任职,但原则上不出本府。九品官以上,不在本府任职,原则上不出本省。七品官以上,原则上不在本省任职。
还有,依照距离南京的远近,各省官府要给予举人们五两到二十两不等的盘缠。以免寒门子弟,没有足够的盘缠,无法进京应试。
对了,朝廷还规定,虽然取消了官吏之别。但是,有十二年的过度期。在这十二年的过度期内,从吏升为官,以科举进士为优先,以原本小吏为特例。十二年后,进士逐渐充盈,再对所有小吏一视同仁,完全没有官吏之别。
……
总而言之,关于大明的新式科举,朝廷考虑的甚为周到,定下了各种细则。
哗~~
这道多达三万字的诏书一发出,真如同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之前的大明军民百姓们,讨论的是什么?
皇帝将杨宪剥皮实草,是不是太不讲情面了?毕竟,杨宪为朝廷效力近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还有,此案株连四千余人,是不是太苛虐了?
锦衣卫人数近三万,是不是皇帝太不信任官员?秘谍机构如此扩大,恐非朝廷之福啊!
胡惟庸为人不怎么样啊,怎么得皇帝如此重用?是不是使了什么盘外招?
刘伯温够走运啊,虽然朝野上下都不怎么待见他。但是,就是因为是太子的老师,半截身子都入土了,还能更上一层楼!
陈宁这厮,不就相当于古时候的周兴、来俊臣吗?这种人也能升官?还有天理吗?
……
总而言之,最近朝中发生的大事太多,大明的军民百姓们能够议论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