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1 / 2)
大明和帖木儿全部动员起来,剩下的就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了。
朱标和朱元璋父子全力耕耘近二十年,大明全力一击,谁能抵挡?
在一年八个月的时间内,大明常备军的总数量达到一百四十万众,其的中一百一十三万人,开到了原帖木儿帝国境内。
大明动员的武装民夫总数,达到了二百四十万之多,全部开往帖木儿帝国境内。
换言之,一亿两千多万人口的大明,近四百万青壮男子,参与了这场远征。
他们和帖木儿帝国势力,在一个个乡村,在一个个小镇,在一个个大城市,进行争夺。
明军所到之地还未投降者,最好的结果,不过是留下妇孺。抵抗过一天者,只有不高过车轮的孩童才能活下来。
论起残忍程度,明军可能不如成吉思汗的西征。毕竟,成吉思汗,经常杀得一座城市鸡犬不留不说,连整座城市都会烧毁,城墙都会扒掉,以防有敌军再以坚城为依托,断他的后路。
但是,论起“干净”程度来,大明绝对要成吉思汗帝国。
占领一地,就守住一地!
明军占领了这些乡村、小镇、城市,只有最恭顺的、愿意无条件遵从朱标七大旨意的人,能够活下来。
不知多少大明民夫,娶了一个以上的胡姬。
他们一方面,作为大明占领军的一部分,镇压地方,维持治安。一方面,紧急用战马和钢犁,种上粮食,为大军提供后勤。以后,他们或者会迎接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兄弟姐妹来此定居。
朱元璋的卫所制!
对,历史上,在大明初期,朱元璋的卫所制,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但是,到了后期,随着天下成平日久,官绅不断侵占卫所土地,以士兵为奴隶,卫所就全不堪用了。
朱标改变了历史,实行集体农庄,卫所制很快就废弃了。
但是,现在,朱标赫然发现,在这种远征中,卫所制实在太好用了。高达两百多万的民夫,配合几十万常备军,组成一个个卫所。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一个个卫所建立起来,整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在缓慢而坚定地发生转变,缓慢而坚定地将这万里异域变成华夏熟土。
明军前锋所至,后顾无忧!
对了,不得不说,现在是大明最容易吞并中西亚地区的时候了。
一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的西征,屠城无数。
最近十几二十年,铁木儿帝国的崛起,血腥杀戮。
这意味着什么?
其一,帖木儿帝国,这个领土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比后世华夏本土还要大的国度,绝大部分防御坚固的城市,已经被成吉思汗和帖木儿摧毁了个七七八八。
帖木儿帝国的军民百姓们,就算再想和明军死战,都很难找到多少坚固的城池进行固守。
这个原本有利于他们铁血统治的策略,现在却完全便宜了明军。
其二,无论是蒙古人在这片广大地域建立的三大汗国。还是后来崛起的帖木儿帝国,都是重商的国度。
他们能为商业提供什么?发达的交通啊!
要想富,先修路!
所以,帖木儿帝国境内的路况是非常好的,有利于商品的流通。自然而然,也就有利于大明的军事行动。
其三,帖木儿为了喂饱他麾下的精锐,实在是杀人太多了。
这些人有多少活着的亲戚朋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