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1 / 2)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此次波斯之战,诸将有功于国,理应有额外封赏。其一,鲁国公邓愈,追赠宁河王,东平侯华高追赠巢国公,延安侯陆仲亨追赠吉国公,汝南侯唐胜宗追赠褒国公……”
第三道旨意的这个其一,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鲁国公邓愈,东平侯华高等人,皆已经在波斯战死,为国尽忠。
《大明军人优待条例》明确规定,将士们为国捐躯,朝廷封赠提高一级,以享死后哀荣。
如今,朱元璋只不过是兑现承诺而已。
不过,“其二”的奖励,就出乎几乎所有将士的预料之外了。
“其二,除了立功应有赏赐之外。所有波斯出征将校,勋阶提升一级。另,宋国公冯胜,赏阿拉伯油田千顷。蔡国公汤和,赏赐埃及油田千顷……尼婆罗王朱文正赏赐贵霜行省银矿一座……安庆郡王常遇春赏赐伊朗油田三千顷,中山郡王徐达赏赐叙利亚行省磷矿一座,铜矿一座,油田一千顷。”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将士再次大礼参拜,欢声雷动。
什么是勋阶?
古代官员,主要有四种官位,职位,散官,勋位,爵位。
职位就不用说了,干的是什么活,就是什么职位。比如,知县,知府,大都督,礼部尚书什么的。
散官呢?就是说一个人在朝廷中,是什么地位。依照这个地位,应该拿什么俸禄。比如,一品官光禄大夫,二品官金吾将军,指的是散官的品阶。
一般来讲,散官和职位,是相对应的。但是,散官和职位不完全对应,也不是不行。
爵位就更简单了,王公侯伯子男,比如徐达的中山郡王,常遇春的安庆郡王,都是爵位。
那么,勋呢?
其实,勋位就是爵位的弱化版。
最初爵位这玩意儿,是要直接划给土地子民的。即便不划分土地子民,那也是世袭罔替的。每封一个爵位,时间久了,都对朝廷是笔不小的负担。到底该如何减轻朝廷的负担呢?
另外,低级军官立了功,但功劳不够封爵怎么办?朝廷什么都不表示,那不是打击将士们立功的积极性吗?
于是乎,在南北朝时期,华夏有了“勋位”这种东西。
什么是“勋位”呢?
武将立下了功劳,就给勋位。比如最初,勋位分为十一等,将士们依照立的功劳大小,给予不同的勋位。立了功劳,勋位逐步提升。
对了,比如那首著名的《木兰辞》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