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1 / 2)
这好啊,李自成不是刚上任了么?
就让他去河南、湖广一带去查。
说来也巧,历史上的李自成不就去洛阳把福王给炖了么?
然后将福王的田也都没收了,还在襄阳那边建立了屯田根据地。
崇祯道:“宋爱卿,这事朕会安排人即刻去查,你且不必担心,朕今日找你来是要与你商谈农政指挥所的事,朕看了你的奏疏,目前北直隶、陕西省都已经有了农政指挥使的人选下方下去。”
“是的,其他省臣也在招募当中,预计今年五月能完成山东省与河南省。”
崇祯点了点头,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快了,据说宋应星最近每天只睡三个时辰(六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是在工作状态,连吃饭都在处理事情。
确实是非常辛苦。
不过好在宋应星身体很好,今年42岁,在历史上,他活到79岁。
“朕想开个科,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一批农政的人才,放到基层去,宋爱卿以为如何?”
宋应星微微一怔,道:“陛下,若是乡试的话,按照大明的规定,需等到明年。”
“朕指的不是乡试,就是农学院的考试,朕本来打算通过学校来规定每年的考试的,择优录取考生进入农学院,但学校毕竟刚建立,而你现在急需人才,朕想着立刻先开科,北京制造局那边也是,一起开。”
宋应星更不能理解了,在他的印象中,考试就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后是举人,会试后是贡生,殿试后是进士。
科举关乎国本,从未听说想开科就开科的。
不过宋应星知道这位陛下脑子里一向天马行空,不是他能跟得上的,他很谦虚道:“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很简单,朕以为,民间必然也有诸多如宋爱卿一样对农学、工学喜爱且深有研究之人,这些人可能对孔孟之学,八股之论不是很擅长,却在农学方面颇有建树,咱们的农政指挥使需要的是这方面的专才,没必要非得把八股文写得清新脱俗,所谓术业有专攻,便是这个理。”
宋应星一听,顿时内心激动,连忙拜道:“陛下圣明烛照四海,若朝廷真的可以开一个这样的科考,农学兴盛有望。”
宋应星太有感慨了,为什么?
因为他就是八股文不行的那个人,但他在农学、工学方面几乎是天才。
就因为八股文不行,所以就永远没有被重用的机会,这是对人才一种莫大的讽刺和浪费。
如今皇帝要打破这个传统,不拘一格选人才,他自然是举双手同意的。
“不能叫科考,得和科举分开,朕想叫它高考,就定在每年的六月六日开始,满十周岁者就可以参加,没有任何身份限制,高考录取者,可根据考分进入农学院、军事学院、科学院下的工科学院,或者法学院。”
“陛下,若是如此,怕这些学院容不下这么多人。”
“这个无妨,各个学院可以根据每年招募的名额来择优录取,等各地学院扩大后,再慢慢扩招便是,如此各类人才都被选拔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