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上将四虎(2 / 2)

加入书签

马齐河身旁的一名被器重视为左膀右臂的谋士看着身后一个个兵甲鲜明的武卒,一双本不大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显得更小了轻声道“文帝私下也在拉拢你,赵德让不是一直都自称是你的好兄弟吗,为何要阻你?”

同一时刻,赵德让率部万众从宣府道进入北境边关连云山脉。

王朝四虎,此时已有三家军队进入连云山脉,相信很快便会赶到北境边关。

赵德让此人不同于陈庆之与马齐河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准确来说,赵德让是一位儒将,他的经历相比前者更加充满了传奇色彩。

赵德让十一岁时,遇见当时的尚书仆射刘柳。刘柳对他很赏识,一次再见到他时,指着赵德让对周围人说“这个小孩长大后一定能成美将。”赵德让家世代是武将,而他却能改变志节。笃好学问,每天诵读《老子》一百篇以及《鬼谷子》兵战十条,以经义名理及善战的学问和良好的品德著称,这在当时于文人眼中毫无文化的粗鄙武夫行径截然不同。

赵德让因袭父亲另外的爵号为宣府道通州五等侯。郡任命为校尉,州辟为从事使,西曹掾属,又举武秀才,后升武举,已有才能闻名。后入朝任司徒校尉、都督祭酒,南谯王刘义宣的左军主簿,很有战绩。

元嘉十二年,时任州治中从事使,扬州东部诸郡发生严重水灾,民众饥馑,钱塘县、吴郡等地,一升米价高达三百钱。朝廷委任赵德让和尚书祠部郎江邃二人同为兼散骑常侍,巡行诸郡,拯救抚恤,允许斟酌事势所宜,自行处理,不必请示。于是,赵德让开仓出米粮赈济灾民。民户有生子的,一口人赐米一斗,断案判刑有冤枉不实的,下令统统放回。百姓依此得以生存。

元嘉十七年,任宣府道行军总管兼枢密副使。

文帝曾对他说“枢密副使领州道总管,名望很优越显赫,这实际上是统领大都督的位次,你好自为之。”文帝要征伐西域,朝臣多不赞同,只有广州刺史陆徽和赵德让二人表示赞成。西域平定后,赏赐群臣黄金、美女奴婢、铜器等物品,赵德让所得最多。

文帝对他说“庙堂的策划,卿参与效力,带兵打仗平定这一远方夷人,还不能多封爵诸侯。侍廓清京洛,出行东泰,不愁不开国授土啊!”后下诏说“总理军政、辅弼东朝的要职,只能公正妥当的选择,非杰出人才不能授任。侍中领宣府道行军总管兼任枢密副使,为人忠清谨慎,才思深邃贯通,勇武过人。美质显露于外,忠诚坚定为公,能勤勉谋划,立政绩于本职。赵德让可迁中领军加江州太守。”由于赵德让官职位高,又是武将手握重兵,生怕为人诟病,于是便拒绝了这次任命。

但通过上述事件仍能看出赵德让的儒将风采。要不然怎么有陈庆之评价其为“有昔日陆伯言之神韵。”

第四位将军。

范晔身高不足七尺,又胖又黑,眉毛胡须都稀稀拉拉。看他第一眼时,绝不会将“文人雅士”一概优雅词语与这人相联系,但事实证明,人不可貌相向来都不是随便说说的。范晔擅弹琵琶,能演奏时新曲调,皇帝想听他的演奏,多次暗示,范晔故意装作不理解,始终不肯给皇帝弹琵琶。

皇帝曾经在一次宴会上喝酒喝的很高兴,对范晔说“我想唱歌,你来弹奏。”范晔才遵从旨意弹奏。皇帝的歌声刚一结束,范晔也跟着停弦不弹了。

范晔刚出生时,他的母亲由于尿急如厕,在厕所生下他,于是,范晔的额头被砖碰伤,所以用“砖”做他的小名。

范晔年少时便好学,广泛涉猎经史著作,善于做文章,会写隶书,通晓音律,有辩才。十七岁时,州府召做主簿,不去就任。后来做武帝相国掾,后被彭城王刘义康看中,做了刘义康的冠军参军,随义康迁转而转任右军参军,入朝任尚书外兵郎。

范晔曾做过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细司马。

檀道济首次北伐时,范晔害怕出征,借口有脚病推辞不去,皇帝不准,命令他由水路用船押送兵器和部队。北征军归来后,任司徒从事中朗。

一日,范晔在班值差。范晔和王深住宿在范广渊那里,半夜开怀畅饮,打开北窗听挽歌取乐。

刘义康因此大怒,贬范晔宣城太守。

范晔不得志,于是截取采集众家《后汉书》撰写成为一家的新作。在郡任太守几年之后,转任长沙王刘义欣镇军长史,加号宁朔将军。

文帝爱惜他的文才,深知范晔有精忠报国的心,时刻想要带兵打仗,于是封其为北军参将,隆弄道行军总管,是为王朝四虎中北义将军。

虽是四虎中末流,却是整个帝国排名第四的将军。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