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诛狒焚兰护汉道君(1 / 2)

加入书签

张芜荻却是眉头一挑:“涓子?务光?”张芜荻微微一怔,旋即心有所悟,莫非便是那两位列仙传中的人物?若是如此,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老师会将琴谱赠与这两位了。

于是乎,张芜荻便开口像是背诵一样念道:“涓子者,齐人也。好饵木,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见於齐。着《天人经》四十八篇。后钓於荷泽,得鲤鱼,腹中有符。隐於岩山,能致风雨。受伯阳九仙法。其《琴心》三篇有条理焉。”

说到这里,张芜荻微微顿了一下见那叫做涓子的老先生果真面有震惊之色,便又接着道:“所谓‘涓老饵木,享兹遐纪。九仙既传,三才乃理。赤鲤投符,风云是使。批琴幽岩,高楼遐峙。’若我猜的没错,这一段说的就是这位老先生了?”

那位“涓子”瞠目结舌,惊了好半晌,才道:“仙子怎知这一切?莫非是听说过在下?”想了想,这老先生又自摇了摇头,自嘲道:“怎么可能,莫不是仙子精通星辰斗数,能观过去未来?否则,如何能说的分毫不差?”

怪不得那涓子如此失态。须知道,洪荒世界也好,小仙界也罢,有的是种种旁门左道。只要知道了一个人的跟脚,便有无数的法门可以针对,布置下必死的杀局。尤其是一个人的修行法门都被人知道的一清二楚的话,这种危险的可能性,便要再翻上个一二十倍!可以说,这番话泄露出去,被有心人针对的话,涓子这家伙基本上就可以杀青了!

莫要看周云舒平素里往往都是报的自身真名,那也是他有所凭恃方才为之。且不说他身上有那一件至宝剑胚,足以让他无惧大多数的诅咒魇胜法门,而且他虽然报过姓名,却从不遗漏一缕气机在外,便是修行法门,也从来讳莫如深,只在张芜荻这个自己人面前展示,什么样的旁门左道,能够暗害得了他?至于张芜荻就更不必说了。除了知道娲皇门下小弟子,姓张,就再也没有别的信息泄露出去了……

便是面前这两位,卷子也好,务光也罢,都只是一个道号,可不意味着真名也是如此……这就不必多赘言了。

张芜荻含笑不语,对于有意营造出来的这种场面暗暗满意。她自然不会说自己是看过什么“列仙传”,往上一套,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思,也不知道竟是这般一语中的,歪打正着了?不过这样正好,这个时候,什么也不说,反倒是能够更多一份神秘,回头询问南琴夫人的时候,对方没准儿也能回应的多一些?

要知道,仙人也是人,权谋之术自然也是通用的。休要看面前这两位一副超然物表,逍游山林的出尘姿态,但终究也免不了一些生灵所共有的特质。修道人最为忌讳的跟脚来历,无疑便是最大的要害之一了……

张芜荻并不怕这一番毫不隐晦的言语会激起对方逆反心理,反倒是会反感自己一会儿要打探的消息,不尽不实。须知道,仙人也会权衡利弊,再明白着自己展现出了非凡的道行之后,确定了“四拳难敌二手”,自不会蠢到自寻末路,反倒是会在愤怒惧恐之后,平生出一种感激。

说到底,这两位琴仙,张芜荻在见到他们真人之后,就瞧破了他们的大半根底,左不过是以琴入道,然后又得了上乘法门,才得以推开成仙之门,这样的仙人,才情固然有之,但要说道行跟脚,还真的也就那样,一颗道心也因为没有经过打磨而不能明珠无暇。,也正因如此,张芜荻的先声夺人之术,才能见得奇效……

这些心术什么的,千头万绪如麻一般,笔者也难以参透,便一笔带过。那两位琴仙务光涓子,此时心中唯一的念头便是:“果真是大神通的仙子,这天机演算之术,当真神鬼莫测。对方当面说出自己跟焦,必然是光风霁月之辈,行的是堂堂正正之事……就是不知,这位仙子想要什么?”

是的,这两人并非蠢货,当然明白张芜荻的意思。弦外之音,不外乎是堂堂正正的行威胁之事,若是不给我想要的,那么囿于道义,不好收拾你们,但本仙子神通广大,有的是法子收拾你等……什么光风霁月、堂堂正正,不过表象,大家都是聪颖之士,自是心照不宣的了。

“天机神算?”张芜荻唇角微翘:“差不多吧!”把一个神棍的样子学了个三分模样——这还是学自周云舒的把戏,但见得张芜荻莫测高深,转向那务光道:“这位道友名号务光,嗯……”

微微一顿,张芜荻便接着道:“务光者,夏时人也。耳长七寸。好琴,服蒲韭根。殷汤将伐纣,因光而谋。光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汤曰:伊尹何如?曰:强力忍诟,吾不知其他。汤既克桀,以天下让於光,曰:智者谋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遂之?请相吾子。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人,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非义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践其位,死於尊我?我不忍久见也。遂负石自沈于寥水,已而自匿。”

言道此处,张芜荻轻笑一声:“你倒是会的好一手假死脱身的把戏……后四百余岁,至武丁时复见。武丁欲以为相,不从。武丁以舆迎而从逼,不以礼,遂投浮梁山。后游尚父山。……不畏武丁权势,倒也有些节气,佩服,佩服。”

口中说着佩服,神色间却全然没有这单点儿佩服之意。从出身上来说,张芜荻深受叔父张煌言的影响,忠君为国乃是本分,着实瞧不上这等自命清高的人物。要知道,那武丁也并非桀纣暴君,多少还是有些贤明的。务光宁愿假死也不愿意出仕辅佐,固然人各有志,勉强不得,但张芜荻心有成见也在情理之中。那涓子何尝不是?孔稚圭北山移文里虽然把这两位捧得噶搜高的,但张芜荻锁心上的,还真可能是那被作为反面角色的周子……

张芜荻从养成的三观便是如此,不然也不会从豆蔻年华就开始为了崩解的大明努力奔走,矢志不渝,直到被山河社稷图带到了洪荒也依然如是。就是现在,格局放大,已然不再拘泥于一朝一国,但目光所及,却在于整个人族,乃至于未来会爆发的两界之战。说白了,就是在自我的逍遥与大局之间,张芜荻更倾向于尽一份绵薄之力。不求什么功勋卓著、名垂千古,但求一个俯仰之间,问心无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