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1 / 1)
一根透明的塑料吸管探出水外,就像是一根细小的钓鱼的浮标,刘君来将一根点燃的香烟将塑料吸管的顶端烫成一团,没一会儿,水中冒出一个气泡,接着,二个、三个气泡从水里咕噜咕噜冒了出来,然后,一个光秃秃的和尚脑袋也冒了出来。
这个光秃秃的脑袋晃动了一下后,就一动不动了,因为,岸边上,有几支黑洞洞的枪口正对准着自己的脑袋。
“上来吧!你这只狡猾的老狐狸。”一个特警队友骂道。
由于在水里泡的时间过长,老和尚冻得浑身瑟瑟发抖,两名战士把他拖上岸来,他立即像一团烂泥似的瘫倒在地上。
边防红星六连,是一支真正的英雄连,有着光荣历史的传承,这支连队有番号以来,大大小小的边境冲突中,都出现过这支英雄连队的身影,上世纪中叶,那场著名的反击战中,这个连队在一次阵地阻击战中被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攻击,连长和指导员相继牺牲后,全连依然坚守阵地,在一个副排长的指挥下英勇阻击敌军两天一夜,整个连队几乎被打光,援军到达后,他们全连只剩下了二十七人,而敌军也付出了数倍于己的伤亡代价。因为减员太严重,连队几乎被裁撤掉番号,后来还是一位老将军亲自出面力保,这个连队才得以保留,一直驻扎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边防军人,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坚守着祖国的边防线,无数的边防军人因为种种原因,永远地埋在了这片土地上。
这里一年的几个月冰雪覆盖,离县城有四百多公里,离咯其尔镇也有十几公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近几年才有好转。这个连队一共负责七个哨所,长达一百多公里的边防线。
后来到达红星六连后,几个从二十一区来的军人才知道,还有条件如此艰苦的同行。老连部的墙壁都是战士们自己用木材垒起来的,外面加上水泥,再刮上一层白石灰,就算是连部的主体了。但是由于密封性不好,天冷的时候,风就从缝隙里钻进来,冻得战士们难以入睡。由于平时后勤补给总是不能及时送到,连队还在营区后面自己养起了牛羊。战士们的脸上,没有几个是干净的,都裂开着口子,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皮肤粗糙得像大爷一样。
连长林新才二十七岁,但已经当上五年的“老林”了,那次去团部开会,团部的宣传干事看到一脸苍桑、“少年老成”的他,心酸得差点没即兴赋诗一首。两天宣传干事写了一篇标题叫《连长“老林”》的小散文发表在军报上,从此小林就变成了老林。他是个豪爽的人,欣然接受了老林这一称呼,久而久之,周边的老乡、同事甚至是一些老兵都管他叫老林,这一称呼喊得他完全没有个“官样”,但他毫不在意。
四名年轻军官到来的时候是半夜,老林带着一个班的战士正在三十公里外的一条河边宿营。他老早就接到了团部的通知和警情通报,所以知道他们要来。战士们连接巡逻搜索了几天,都累坏了,还躺在军用帐篷里睡觉。老林端着枪替他们站岗。
老林看到他们过来,用白天捡来的干牛屎和一些枯树枝烧了一壶开水,再往里面加了一把茶叶,给熊猫他们几个倒上:“几位首长,听说你们刚刚搞掉了一个恐怖分子窝点?你们真厉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