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报(1 / 2)

加入书签

货场周边都是些中等人家,大多家里都开着铺子生意。

旁边有铁匠铺,点心铺,熟食铺,成衣铺,杂货铺,都是小成本的个人店,远远比不上那些开在主街内街富贵人家,但是比下面的穷哈哈,生活滋润多了。

朱远白天上午带着弟兄们过来练武,或许是古代的小孩子缺少乐趣,从第二天开始,外围就越来越多的小孩子。

皆都是右衽束发,小一点的还顶着包包头,有的身着短袖粗衣,虽带有补丁,但是干净齐整,脚穿布鞋,甚至个别的还有穿着浅色细麻的。

看着里面的大哥哥就在白色的圈子里,打斗,若是有出圈的显然就是落败了,他们不知道这些大哥哥,是怎么突然一下子冒出来的,可是,一点不妨碍他们把这里当成了乐园。

大人们忙着做生意,等发现孩子不缠着自己闹腾,跑出去,直到近正午才回来,好奇心一起,第二天免不了跟这小孩子身后。

这一看,于是放心了。

虽然不知道这么多小子的来历,但是,看着就是板正厉害的,自然放心。

炎炎夏日,每天凌晨晨练,做早饭吃完,就抱着盛满木牌的罐子,去货场比武,抽取到两个一样的,就是一对,不分大小,各凭本事。

不过,老大也严明了,不准插眼睛,踢下体等阴损手段,午后的太阳毒辣,就一下午的习字,傍晚轮流着在丹城个个街道,探查消息。

晚上,在老大的带领下,以街道围墙为抵挡,练战术,战法,打暗战。

没有行人的夜晚,偶尔会发现毛贼,这是无可避免的,他们会故意弄些奇怪的声音,吓唬他们,看着他们屁滚尿流的逃跑。

这样的日子,对新加入的乞儿来说,无疑是神仙般。

偶尔负责采买,堂堂正正的走在大街上,再不会遭遇别人的厌恶,责骂,鄙视,驱赶,也不用再把自己缩成一团。

为了老大赐予这样的日子,也必须让自己变的更厉害,以守护。

朱远招收新人的第二天晚上,就带着长胜、凯旋等9人,半夜偷偷去把后续处理干净。

不得不说,这些下三滥们,有钱了就去找暗娼,没有留下子嗣,的确是省了不少麻烦。

这世道,聪明人就是多,很多去的地点,都已人去楼空。

三天后,朱远这次有了新兵,就堂堂正正的给东二街的头子们,下了战帖。

他们的大本营是一个小饭店,专门卖大骨汤,生意还不错。

他们收的钱财,除了手下的乞儿们,还有几个这样的小店流水收入。

就这智商,也真得赞叹两声,可惜是人渣。

另朱远没想到的是,本该井水不犯河水的东二街,再接到他的战帖后,居然秘密去了东一街。

故意装办成乞儿的101和102,轮流跟踪,103和104快步回去,通知了队长,此时,正在开会的朱远和弟兄们面面相觑后,哈哈大笑。

这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啊。

本来打算一个个蚕食,没想到,人家非得一起送。

这天傍晚,酉时,按约定好的,来到了地点。

前两天就已经叫手下,打探,没想到,这一来,还是被这干净震惊了一瞬。

不用怕,都是些毛头小子,只不过,是靠着偷袭,才一步登天。

这趁着干起来,直接后面被包抄,看他们还不得死,可惜这东三街和四街,不能都落入吾手。

松松散散的站立着,突然整齐的“噗噗”声,由远及近。

接着就看到,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的少年们,居然慢跑进来。

离的近了,才发现,这群少年们的眼神都是冷静的可怕,小腿上还缠着布条,一切切都透着诡异。

的确是诡异,直到死,他们都没回过神来。

面对他们的一同而上,少年们神色一点变化都没有,只听到,一声“举枪”,后来连声的“刺”然后自己这边的人,就跟麦子似的,一茬茬的倒地。

看着朝夕相处的人,到死都是不敢置信的眼睛,他们怕了。

准确的来说,朱远发现,本该硬气到底的头子们,在战斗一开始的时候,就往后逃跑,长胜早带着人,埋伏在巷子里,自然一个个被五花大绑。

还有东一条街的,也是没漏面,就被凯旋几个带着小队,左右包抄。

逃跑的乞儿们,没有管,只抓头子们,然后,犹如秋风扫落叶般,不过短短半刻,奠定了胜利。

一个个押着回了关门的排骨店,他们的大本营的确是比狐狸庙好很多。

主要的是钱也比上次多,昌盛早上还愁着就剩4两银子,结果,这立刻收入近40两银子。

哎呦,这幸福的他直眯眼乐。

看着他这个样子,比刚才胜利时的还大的众乐声,笼罩着小店。

一个月的时间,眨眼已过,县城的人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厌恶的乞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不知道从哪冒出来那么多干净有趣的小少年们。

人还没到,“卖报,卖报”的声音,每天临近正午,就会响遍大街小巷。

习惯的看着,主街上有很多早早等着的书生们,迫不及待的上去就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