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针女,收!(1 / 2)

加入书签

半个小时后,于家大门洞开,南音女团一行人迎着春风,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挺胸地向油坊乡外行去。

于是再次引来了乡民围观。

这几天于家闭门谢客,又在门上挂着象征丧事白布条,里面整天传来诵经声,老管家于庆又去镇上采购了香烛等物,乡里槐妖作祟害的谣言早就传得沸沸扬扬,后来听说于晓怀又病死了,于家现在只有一个小主人,谣言于是传得更厉害了。

“这槐妖终于是将于郎君带走,啧啧。”“幸有高僧除妖,于家骨血尚存。”“这槐女祸害于家多年,终被和尚除去,于郎君被此妖所迷,亏损精血甚众,自此一命呜呼。”

类似的传言随着李南授意老管家暗中推动下,已经在镇上传得有鼻子有眼。

等到流言发酵了几天,流言已经成功歪楼成为南海来的这位大和尚有特殊的方式宜子嗣,那些侍奉南海观音的小姐姐就是坐下送子天女,不信你看看那腰身,那啥啥,一看就是好生养的,奶孩子的一把好手,甚至还有yy槐妖是如何日日吸取于晓怀精气画面的。

好好的一场给南音女团和观云僧造势的炒作,变成了乡民一起ghs开车的结局。

不过这也好,这群小姐姐青春无敌的,也算给这起黑暗扭曲的事件中增添一抹艳色。

“艳阳天啊艳阳天桃花如水啊柳如烟。“李南穿着新鞋招摇过市,有些好笑地看着身边同样穿着新鞋、还有些不适应的药娘,轻轻地哼起了歌。

任谁远离那个充满了扭曲恶意的大宅院,心情都忍不住轻松起来。

除了自己的代步的驮马没有了之外,李南表示一切都很好。

说实话,李南还是低估了娱乐缺乏古人的八卦程度,一路上他们遭受到的围观比进乡之前更甚。

小孩子围着使团一行人前前后后的跑,不少乡民直勾勾地盯着一路上柳腰款摆的小姐姐们,在小姐姐落落大方的微笑对视中,自己先腾的一下脸红了。

这几天李南没有做别的事,狠狠地训练了女团小姐姐在外行走的队形,虽然不让她们边走边跳舞了,但是要求她们整齐划一走猫步。

如李南预期的一样,猫步果然没有练成。但是有舞蹈功底的小姐姐们似乎在这方面一点就通,融合了后世的猫步之后,排成两列的她们,行进之间如同风摆荷叶,扭腰提臀的,肉隐肉现,更加让人口干舌燥了。

李南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帮她们点开了某些奇怪的技能树。

李南很担心,等到走到蜀中的时候,给这帮小姐姐一人一根钢管,她们会不会立刻翩翩起舞。

汰女妖精,金箍棒不是那样用的

当然,也有不少妇人在自己丈夫的带领下,来到和尚的面前请求和尚赐福,让自己也能平安生子。

好在观云僧也是见过世面的大和尚,这些他是做惯了的,微笑着对每一个上前求子的夫妇祈福,和尚宝相庄严,又收获了不少供奉,再加上刷了一波送子观音的名望。

当然,街边依然有不少当垆卖酒的少妇倚在门口狠狠地对着车队啐了几口,小声地开骂。

这是李南之前没有想到的。

这样一来,原本几十分钟的路程几乎延长了一倍,等到他们走出乡里的时候,差不多花了两个小时。

走出油坊乡,李南一行人并没有立刻走上西南方向的官道,而是朝西北拐去,来到一片小树林当中。

那里有李南的坐骑,此刻它化作挽马,脖子上套着笼头,身后是一辆旧马车。

说是马车也有些过分,其实这辆马车是用牛车改的,如果有记忆不错的乡民在这里,就会立刻认出来这辆马车的来历。

这不就是几年前,于家那位琴娘子嫁到乡里来的时候乘坐的那辆牛车么

老管家于庆一身素色麻衣,规规矩矩地侍立车前。

“老仆代阖家上下拜谢大师若有来世,老仆定结草衔环,以报大师大恩。”看到和尚走近,眼睛通红的于庆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的一拜二拜三拜。

“无妨,无妨,普动众生乃我佛门本义,老檀越无须多礼。”老和尚受了于庆三拜,将老管家搀扶起来。

“此乃寒家些许心意,还望大师莫要推辞。”老管家掏出一个沉甸甸的小包袱,双手捧着递给了和尚。

和尚当然不收,于庆马上说大师不收是欲让老仆死耶大师不收我就跪死在这里云云。

如此三推三让之后,和尚终究收下了包裹。

“老仆回转之后,定会寻一佛龛供奉南海观音,日日为大师与李郎君祈福,还有我家郎君,哎”说到这里,于庆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脸上又落下泪来。

“老僧亦会为于郎君,还有那往生极乐之小郎君与小娘子祈福。”和尚双手合十,也是有些感慨。

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哭了一会儿的于庆再次跪下,拜别众人,自己回转油坊乡去了。

“去休,去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和尚低声地念着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径直往官道方向走去。

于是一行人继续上路,往蜀中官道的方向而去。

虽然马车是琴娘子的,但是车中不是琴娘子,而是那位针女。

几个小时前,看着昏迷的针女,李南和和尚商量一番之后,决定将她一起带走。

不然怎么办报官是万万不可能了,一旦报官,于家费力遮掩的恶事就可能暴露,父杀子这等恶行一旦暴露出来,他家立刻会受到承受不起的重罚,说不定一下子变成贫户。

而且最可怕的是,一旦这件事情被揭开,在这个极重视名声的年代,说不定急于撇清跟于晓怀这位“鳄父”关系的庐陵县令,还有隐隐攀上关系的江州太守府,会对一个普通的乡民做出什么来,简直不敢想象。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在这个年代可不是说说而已,此时的县令一般被尊称为百里侯,说明他在他的治下权力极大,生杀予夺。

还莫说县令,便是得罪了乡中的乡老,对于没有任何依仗的小民来说也是大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